又需要现身夺位,这并不好处理。直到知道了陆明阜这个人。
诚然,郑清容是柳闵夫人的孩子,殿下才是皇后柳问的孩子,两个孩子出生前后没差几天,放到一起很难认出来。
当年孟平还不是内侍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洒扫小太监而已,因为无意间听到姜立要谋害皇后和她肚子里的太子殿下,提前从宫外抱了一个孩子进来,想要狸猫换太子瞒天过海,那个孩子就是安平公主。只是当时实在混乱,皇后柳问的孩子才被孟平换好带走,姜立的火就放起来了。
也是那个时候,柳闵夫人的孩子被闯进来的宰雁玉从火场里带走,还被姜立看见了。
为了保下年幼的太子殿下,孟平只好假意投诚姜立,骗姜立皇后生的是双生子,一个是他从宫外抱来的那个孩子,一个是被宰雁玉带走的那个。姜立本就看到宰雁玉抱了一个孩子走,要不是他来得快,剩下的一个也要被她带走,当即信以为真,甚至还为此做了局,想要看双生子自相残杀。而宰雁玉误以为自己带走的那个孩子是皇后柳问的孩子,悉心照顾,还利用侯微对她的愧疚,让侯微去扬州帮她做事。侯微也很听她的话,在风头最盛之时辞去宰相一职,去扬州当了个教书先生,为了掩护郑清容,还拉上了另一个孩子陆明阜给她打掩护。这一招效果确实很不错,姜立真的以为陆明阜是皇后柳问的孩子,一直有所针对,却不知道真正的太子殿下在哪里。是以知道陆明阜是给郑清容当挡箭牌打掩护后,他和孟平也觉得这个法子还不错,所以也打算挑选一个有能力的人做殿下的替身,充当陆明阜的角色。这样殿下既能在这个替身的掩护下完成大业,必要时刻还能躲过姜立的追查,一举两得。
郑清容其实一开始没被选中的,她在扬州做佐史,再怎么升官日后也只会在扬州扎根,很难走到京城来,就算有能力也很难利用。再加上她被宰雁玉误认为是皇后柳问的孩子,将来肯定会不遗余力扶持她上位的,这样的身份对殿下很是不利,也就直接排除了。不过那时殿下也还小,为了稳住姜立,让殿下有成长的机会,也就没杀她以绝后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让姜立继续这么误会着,这种局势下,有个人在前面挡着总是好的。
待殿下长大些后,他和孟平就开始在京城物色合适的人做挡箭牌,春秋赌坊就是为此而建的,除了为日后夺位准备物资,以官员做赌也是最重要的目的。首要挑选那些和殿下同岁的年轻官员,既然是替身,别的不说,年龄肯定得一样,不然如何被误以为是殿下?
而那些和殿下一样年岁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有点儿出色的都可以设赌。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也会弄一些老官员做赌,真真假假混杂其中,这样不会让人觉得是有目的的。
可是有能的官员到底太少了,每次开赌局,赌坊都是输,足以见这些人没什么大才,又如何能掩护殿下?
陆明阜虽然是新科状元,力压一众考生才子取得第一甲第一名,但他这个人倒是没有被他们考虑过,因为他本身就是郑清容的挡箭牌,被姜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用他们操作,姜立也已经盯上他了,而殿下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掩护。
原本还在挑选当中的,后面郑清容在扬州名声大噪,被姜立点了来京城刑部刑部司做令史,这样的走向,不得不让他和孟平重新注意到她。她很厉害,扬州在任期间政绩斐然,上京城赴任之时更是引得扬州百姓十里送行,一介女儿身还能有如此作为,将来或许成为殿下登基路上的劲敌。当时原本要杀了她防患于未然的,但她才被钦点到京城来做官,那个时候动手就太引人注意了,便想着等这阵风头过去再动手。等待期间,听闻她在扬州有些盛名,为了试探她的能力,赌坊为她开了赌局,一次是赌她能在令史的位置上待多久,一次是赌她几天破案。第一次她让赌坊赢了,还不经流外铨直接成为从八品主事,可见有些本事,本想着就这样算了,等待时间到了把人杀了就是。然而在那之后,殿下无意知晓了她是女子的身份,和孟平说起时语气满是敬佩,孟平怕殿下惜才,接下来不好对郑清容动手,只好把当年之事的来龙去脉,包括她真正是谁,被误以为是谁都告诉了殿下。于是在她接手泥俑藏尸案时,赌坊第二次设赌开始了。如果说第一次只是单纯试探,那么第二次就是有意为之的了。死士跟去杀了素心,也是为了给她增加查案难度,看看她到底有多大能耐,值不值得他们上心。
事实证明,她确实厉害,直接在岭南道潘州茂名县就把案子给审了,人也上奏本请求砍了,办得漂漂亮亮的。
两次让赌坊连赢后,郑清容被选中了。
既然宰雁玉到头来要扶持她上位,那为何不将计就计?宰雁玉认定她是皇后柳问的孩子,肯定会给予她最好的帮助,为她扫平路上的障碍,推着她往那个位置上走。
这样一个现成的替身不比陆明阜好?
她只是柳闵夫人的孩子,并非先皇遗孤,就算她有心坐上那个位置,将来真相道破,她也只能让位,这就是血统的重要性。届时殿下只需要亮出身份,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所以,再三商讨之下,确定了用她做殿下的替身。确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