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很快就来了。
在蜀县又多待了差不多两个月,快年底的时候,受灾群众的房舍也都快修好了。
蜀县百姓自发给郑清容建生祠,塑人像,感念她处理陵江水患,又为她们重建家园。
荀科知道这件事后连忙找到那人,表示再这样下去郑清容的名声可就要传遍整个东瞿了:“之前她在扬州就颇有名气,现在处理了益州蜀县的水患,百姓自发为她建立生祠,她的名声越来越大,怕是会影……”后面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到了。那人轻笑:“她真的很厉害。”
贪腐举得,悬案查得,中匀的国乱平得,被劫的贡品找得,现在就连蜀县的水患也能解得。
似乎什么事到了她面前,都能轻松化解,这不是厉害是什么?荀科有些不太能理解这话。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夸起人来了?虽然她是很厉害,可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她要是再不回京,将来恐威胁到你的地位。"荀科语重心心长。一个人的名声要是过盛了,情况可就不利了。那人哦了一声,缓缓道:“那就给她找些事做吧,那个在大理寺当协助件作的女子叫什么来着?就她之前在紫辰殿推举做大理寺仵作的那个。”“屠昭。"荀科想了一会儿道。
他知道这个女子,既是因为她的养母是慎舒,也是因为郑清容查完泥俑藏尸案后曾举荐她到大理寺当仵作。
当时虽然被群臣反对,压了下来,但屠昭这个人他记下来了,事关郑清容,他不得不记。
“屠昭,倒是个好名字。“那人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笑道,“她最近不是在查案子吗?就用她做诱饵,让她自愿回到京城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