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为什么要自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什么要自证(3 / 4)

变了?就算是小产也不至于这么快,更何况他没有探出任何小产的迹象。这一会儿有一会儿无的,官员们都看懵了。到底有还是没有啊?喜脉还能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吗?好在很快,重新去太医院请的御医都来了。怕一个不够,底下人直接请了三个,这样就算一个误诊,还有别的御医在,不至于一个错,整个全错。

三名御医相继给霍羽和崔尧诊了脉,结果都是一样的,阿依慕公主只是风邪入体,崔令公滑脉如走珠。

光天化日的,可真是见了鬼了。

在众官员的猜测和议论之中,霍羽直接从崔尧手腕里挑出一条浅蓝色的小虫子:“所谓的喜脉滑脉不过都是它的作用罢了,我们南疆的医师和你们东瞿的御医不同,养病不仅用药草也用药虫,我不过是用它治一下身上的风邪,却被董御医给诊断成了喜脉,还被这位崔大人污蔑成郑大人与我苟且,东瞿要是不想联姻,可以直说的,倒不用这般污人清名毁人名誉。”说着,霍羽把虫子收入掌心,又让殿内的几位御医再次给他和崔尧诊脉。如他所说,这次他又显现出了滑脉的迹象,而崔尧脉象平和,不再是先前的喜脉。

事到如今,崔尧就算再怎么不信,也知道自己弄错了,当即跪下请罪。姜立呵了一声,此番他要是针对陆明阜,他或许还会高看他一眼,说不定还会帮他一把,结果他针对的对象是郑清容,还扯上了南疆公主。这两个人是他能动的吗?简直不自量力。

“崔尧妄断致使公主和郑卿受辱,即日褫夺中书令的身份,贬为庶人,不得再入朝堂。”

如此蠢笨之人,留在朝中也没什么用了,还不如驱逐出去。霍羽觉得这样的处罚不够,开口道:“皇帝陛下,我在南疆可是从不受委屈的,他这般污我名誉让我难堪,我可不想在京城再看到他,东瞿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和他那个儿子一个德性,他儿子欺负同窗,他就欺负我这个公主,将来得了势,是不是也要欺负陛下你?”郑清容都不想拆穿他。

他在南疆确实不受委屈,受了就当即报复回去,但是也没少被南疆王和大祭司教训。

姜立不知道这些事,顾自垂眸想了想。

南疆王有十八子,就这么一个女儿,确实不会让他受委屈,再加上都提起崔腾了,便又补充了一句。

“仗八十,逐出京城,董御医不明真相便妄加断论,革去御医一职,亦是仗八十,逐出京城。”

霍羽本来想杀了直接了事的,但是一直没听到郑清容没发话,他也就默认了。

南疆公主没反对,姜立又看向郑清容,询问她的意见:“郑卿觉得这样判处如何?”

虽然他已经准备好毁掉这个东瞿江山了,但是难得遇到一个能臣,他愿意在他还能控制局面的时候,给她不断成长的空间,就当是他为自己做的最后一件事。

今日本就是她受封兵部尚书的日子,出了这种事,当然要安抚一番。众臣听他都这么问了,心下又是一阵羡慕。这位郑大人真的很得圣心,就连处置人都要问她觉得如何。他们以为会听到郑清容顺杆子往上爬说不够,或者稍微加重一下判处出出恶气。

然而郑清容并没有这样做,她只施礼道:“陛下处置得当,臣无二话,只是臣方才仔细想了想,让崔令公误会臣和公主确实是臣平日行事不当,今日出了这种事,即使公主往后依旧在礼宾院养病,臣在京城待着只怕会引来更多人非议,两国邦交最忌如此,臣不愿做东瞿的罪人,正逢剑南道益州蜀县发生洪灾,臣愿辞去兵部尚书一职,自请去治水,蜀县一日不得安,臣便一日不回京。”闻言,朝堂上一直没说话的荀科看了她一眼。她竞然不去兵部了?提出去治水,这是要去工部了吗?工部可是六部之末,无论是从户部到工部,还是从兵部到工部,这可都是贬斥的意思。

她为什么这么做?

她不想要皇位了吗?

陆明阜和侯微也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殿下昨夜嘱咐他们今日不要出面,是因为她早就打算好了要这样做是吗?去剑南道治水,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少说也要一年半载,这么长的时间,她不在京城,怕是会生变数。

杜近斋目光落到她身上。

又要走了吗?

本以为这次晋升兵部尚书,她往后就留在京城了,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到处跑,怎么一转眼又要去剑南道了?

姜立道:“郑卿不必如此,既然误会都解开了,往后没人再敢拿这些说事,若有人明知故犯,朕必不轻饶。”

最后这句话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紫辰殿内的所有官员,威慑之意不言而喻。

“臣心意已决,还请陛下允准。"郑清容一揖到底。霍羽打量着她。

她这般坚决,怕不是早就有此打算了,那什么崔尧正好给她垫脚了。不管崔尧今天使什么招数,她都会在解决之后提出去剑南道的。姜立沉默片刻,最后道:“郑卿为国为民,朕自不会阻拦,不过倒也不必辞去兵部尚书一职,郑卿敢为天下先,自请去蜀县治水,是百官之表率,就在这册封圣旨上再添一句,郑卿依旧是兵部尚书,同时兼任工部尚书。”蜀县的灾情还在泛滥,工部那边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