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乌鸦嘴[红楼]> 第 2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7 章(1 / 2)

第27章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太医院的太医和民间郎中一波一波的来,道士和尚也是扎堆入府,就连被宁宁提到的马道婆也被唤到了宝玉榻前。

不管是诊脉针灸各种作法,最后竞都是铩羽而归的结果。隐身站在荣庆堂内的警幻三人也尝试用些道法仙术为宝玉治疗,可不管什么术法打在他身上,都不见起色。

世人都说要对症下药。可问题是他们连宝玉的病因都找不到,又要如何对症下药?

找不到罪魁祸首,又见宝玉气息微弱,警幻只将一切变数都摁在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头上。

跛足道人与赖头和尚苦笑连连,欲为自己辩解却又无从辩解。虽说甄士隐未将英莲交与他们,但他们也确实如此这般劝说过甄士隐。纵使尚未见到黛玉的面他们就受了伤,但也改变不了他们那日出现在金陵的初衷。

若不是意外来得太突然,他们还会去薛家送上冷香丸的配方和药引……退一万步讲,若非他们将补天石带到凡间,神瑛侍者又怎么会衔玉而生?唉,也许没有当日的一念之差,也不会有今日之事。看向脸色铁青的警幻和奄奄一息的宝玉,二人长叹一声:但愿还有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荣庆堂里,贾母带头哭骂,然她是再想不到给她闺女下毒和偷她孙子通灵宝玉的混帐羔子竟是同一人。

王夫人就守在宝玉榻前,哭得浑身发软,眼里心里除了宝玉再没旁的了。为方便医治,宝玉被安置在碧纱橱的外间,于是李纨便带着三春和贾兰呆在碧纱橱的里间。隔断之内,既能清楚知晓宝玉的情况,也能兼顾她守寡之人的规矩。

碧纱橱外,邢夫人坐在离贾母有些距离的地方。时不时的拿帕子往自己脸上摁一摁,做出一副拭泪的姿态。完事再小心偷瞄贾母,生怕自己那偏心眼的婆婆又不管不顾的拿她撒火。

凤姐儿是个能抗事的,这会儿不光带着人审讯整个荣庆堂,甚至是泰半荣国府的下人,还会时不时的来碧纱橱这边汇报下结果,顺便再看看宝玉的情况。贾赦还好,对宝玉这个侄子也算上心。此时一刻不停的唤人去找奇人异士,倒有些大家长的姿态。

贾政则是一边在那里唱衰,说什么老太太白疼宝玉了。一边又说宝玉原就不是个孝顺的,何必为他一个小儿闹得阖家上下不得安宁。不如早早备下棺椁,大家都省心。

就有点刘备摔阿斗的姿态,但更多的却是满满的东施效颦的味儿。膝下都只有一个女儿的王子腾和林如海着实瞧不上他这副嘴脸。于是二人就坐在那里,只当没看见贾政这段拙劣表演一般。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也携贾蔷来了这边,此时贾珍也坐于堂上。贾蓉贾蔷与贾琏则与凤姐儿分了里外男女分别审讯家下人等。尤氏婆媳则进了碧纱橱陪伴贾母和王夫人,不过时有外男进来,她们婆媳就要时不时的进里间避一避。

其他四王六公家以及史家也都听说了消息,或是亲自过来,或是派了体面管事过来。虽说都留了话表示会尽力帮忙,然他们又能帮上什么忙呢?不过是一些人情世故上的应对罢了。

对了,因衔玉而生过于神奇,贾家又是极尽张扬高调的人家,所以宝玉丢玉的消息也在几个时辰内传遍整个京城,就连当今和他的那些个儿女们也都得了消息。

此时此刻,京城上下人等的注意力已经泰半聚焦在荣国府和宝玉身上。更有不少人拿了各种各样的玉登门……

林如海一直在荣国府熬到每日晨起的时辰,才与王子腾一道起身,以上早朝为由离了荣国府。

相较于多数时间都生活在京城的王子腾,外放的林如海待宝玉还真没什么感情。

当然,这也不能怪林如海冷漠。

林如海做为姑父原就与宝玉没有什么血缘亲情,加之二人只见过两三面,也没培养出什么感情来。这会儿能陪着熬个通宵,已是尽了亲戚情份。林如海到家时,贾敏已经起了。于是他一边让人去书房取官袍,一边进了贾敏的正院。

贾敏已经很多年没起这么早了。

外放多年,林如海不用上早朝,她自然也不用没苦硬吃。若不是昨日那碗安神汤让她早早睡下,今日也未必起的来。刚让人去灶上看了一回早饭,就听说林如海回来了。到底是亲姑姑,纵使不曾见过宝玉,贾敏仍旧是关心这个侄子的。加之日常与京城的往来信件,也让贾敏知道自己老娘待这个侄子有多重视。她也担心宝玉夭了,会让她娘伤心又伤身。

见林如海回来,贾敏先是关心了一回一夜未归的林如海,完事才问起贾母和宝玉的情况。

林如海一一说罢,还叮嘱贾敏:“那府里这会儿正乱得紧,你自已回去也罢了。黛玉还小,宁丫头又正经到了注意男女大防的年纪.……”贾敏闻言只轻声回道:“昨儿大明宫的小太监来传话,说是安贵妃传了咱们进宫请安,总要从宫里出来再回去。”

林如海不知道贾敏三人要进宫请安,这会儿听说了,又不由多叮嘱了几句。说话间早饭便端了上来,夫妇二人用了早饭,一个换上官袍去上早朝,一个处理一些府中琐事。

贾敏查了这几个月的帐,又让人将带进京的土仪都收拾出来备用。瞧着时辰还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