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狄人
粥棚前排着不大不小的队伍,多是些面带倦容的妇人、老人和面黄肌瘦的孩子。他们接过木碗时,纷纷躬身道谢:“谢谢姑娘,谢谢好心的小.……”姜荔对感谢照单全收,甚至还对一位抱着幼儿的妇人道:“不够再来拿啊。"那语气仿佛这粥棚是她开的一般。
萧云凝则被众人的道谢弄得更加窘迫,连连摇头,声音稍稍大了些:“不、不用谢……”
萧云谏静静地站在街角的阴影里,雁州特有的粗粝寒风卷动着他的衣袂。他没有上前惊动,只是隔着往来领取食物的人群,目光长久停留在那个在烟火气里忙碌的身影上。
姜荔的发髻依旧称不上齐整,几缕乌发调皮地散落在额前鬓边,衬得那张在暮色和蒸气中有些模糊的脸庞愈发明亮生动。她脸上没什么悲悯的神情,反而带着点好奇和孩子气的认真劲,偶尔还跟萧云凝低语几句,惹得萧云凝忍俊不禁日光已沉,天际只余一抹残红。他看着她,一个拥有着惊天动地力量、能轻易搅动朝堂风云的存在,此刻却如此自然地融入这市井烟火中,笨拙而又赤诚地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她并非真的不谙世事,只是正以独属于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这人间。
待队伍渐短,姜荔终于有空伸了个懒腰,她抬起眼,正巧撞进萧云谏沉静的眼眸中。她立刻扬起笑容,朝他用力挥了挥手,沾染了些许烟灰的脸颊在夕阳余晖下愈发明艳。
萧云谏的心漏跳了半拍。他不合时宜地想到了那个巫山神女的梦境一一迷雾深林,薜荔为衣、赤豹为乘的山鬼,递来沾满晨露的山花,俯身贴近时模糊了天真与诱惑的低语……与此刻灶火烟气中鲜活明快的姜荔,重叠又分离。她遥远地如隔云端,又真切地触手可及。
“殿下。"身旁的侍卫低声唤了一声,萧云谏压下心中悸动与恍惚,迈步走了过去。
“七哥,"萧云凝也看见了他,有些局促地放下木碗,轻声解释道,“我与辛夷姐见此处忙碌,便想来帮帮手.…
萧云谏走到近前,先对萧云凝微微颔首:“九妹有心了。“随后目光转向姜荔,见她鼻尖还沾着一点灰渍,眼底漾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取出自己的手帕,自然地递了过去,“擦擦脸。”
姜荔“哦"了一声,接过来胡乱在脸上抹了两下,偏偏漏掉了鼻尖那块最醒目的灰。萧云谏见状,下意识地伸手将丝帕接了回来,指尖轻拈着,温柔地拂过她沾尘的鼻尖。
姜荔只觉得鼻尖被柔软的布料轻轻一触,带着他身上清冽好闻的气息。她眨了眨眼,看着萧云谏收回手,将那方沾了灰渍的帕子拢入袖中,仿佛只是收起了寻常物件。
旁边的萧云凝看得脸颊微热,悄悄垂下了眼。姜荔浑然不觉,随口问道:“你那边忙完了?疫坊情况怎么样?”“尚算有序,林元正调度得当,药材人手也都齐备。"萧云谏看向已经空下来的粥锅,关心道,“你们这边倒辛苦了,累吗?”“我不累啊,挺好玩的。“姜荔耸了下肩,扭头看向身侧的萧云凝,“阿凝可能比较累。”
“我就是跟着辛夷姐搭把手,也不算累。"萧云凝闻言脸微微一红,小声说道,但额角却沁出了薄汗。
此时,负责粥棚的府吏连忙跑了过来,正要对萧云谏躬身下拜,被他抬手制止。萧云谏对府吏简短嘱咐了几句注意事项后,转向姜荔和萧云凝道:“天色已晚,寒气渐重,先回去歇息吧。明日若还想来,多带些人手,切勿逞强。”萧云凝乖巧地点了点头,徐嬷嬷立刻上前替她仔细整理服装发髻。四人一同登上返程的马车,朝着暂居的襄王府驶去。马车驶回临时襄王府邸。下车时,萧云凝脚步略显虚浮,徐嬷嬷赶忙上前搀扶。
“九妹今日辛苦了,"萧云谏的目光关切地落在妹妹妹妹写满倦意却仍透着淡淡兴奋的脸上,“让徐嬷嬷给你煨盏参茶安神,回去好生歇着,莫要累坏了身子。”
萧云凝轻轻颔首,正要同徐嬷嬷一起走向自己暂居的院落,夜风却送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轻甲的侍卫趋步上前,在萧云谏身侧极低地禀报:“殿下,边关急报!狄部迎亲使团已越境,正朝雁州而来,预计明日辰时,便将抵达城外!”萧云凝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方才粥棚边的烟火气,百姓的连声道谢,还有那份初尝到的被人需要的微弱价值感,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九妹,"萧云谏看着她,声音沉稳,“不必惊慌。有七哥在,绝不会让你受委屈。使团来了,按礼制相迎便是,其余之事,我自有主张。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什么都不要想。”
他的目光转向徐嬷嬷,微微颔首。徐嬷嬷会意,连忙低声劝慰着,半扶半抱地将失魂落魄的萧云凝带向了内院。
萧云谏顿了顿,又看向姜荔:“阿荔,明日九妹那边,还需你多费心看顾“放心吧。"姜荔挑了下眉,“我有办法。”次日,辰时未至,雁州城北门内外已是肃然一片。雁州文武官员依照品级列队等候,萧云谏立于众人之前,他今日换上了象征亲王的华服,玄色为底,金线织就的盘龙隐于衣襟袖袂之间,气度沉静,不怒自威。
按照皇家和亲的规制,萧云凝此刻应静候在驿馆厢房内,由女官嬷嬷们服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