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章
柳鹏飞说这话当然不是操心宋墨的安全。
杜宏远知道,柳鹏飞这是想刺激他对宋墨动手,但他不敢,他又不是蠢,他家里就是个做生意的,甚至算不上是特别大的大商人。杜家在当地都做不到只手遮天。
士农工商,几十年前,商人的子嗣甚至都不能考科举,现如今虽然变了,但人群中对商户隐形的鄙视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读书人当中更甚。如今这个风口浪尖,不是他该动手的时候,更何况,柳鹏飞肯定会盯着他,想抓住他的把柄,最好将他杜家一网打尽。因此,杜宏远只冷笑着,“宋墨步步高升跟你又有什么关系?我比不上他,难道你就比得上了?当初的事情咱们都有出手,谁也不比谁好,他要是出息了,难道会放过你不成?”
他想让柳鹏飞去动手。
柳鹏飞也猜得到杜宏远的想法。
然后他们内心有致一同的是,先搞柳家/杜家。至于宋墨,区区一个县试罢了,离考上秀才还远着呢。反倒是他们两家现在打得正起劲,杜家这边不断推出柳家的招牌菜,柳家也起了火气,跟着杜家对拼,双方颇有一种誓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架势。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宋墨的县试结束了。宋老太整日都乐滋滋的,仿佛小儿子已经考中了,一贯沉默寡言的宋老头憋不住道:“结果还没出来呢,你别到处往外说,要是有个万一,你让小五以后怎么办?”
他是考过的,当年他和大哥两兄弟都读了很多年书,正是因为读过,他才知道这玩意考上有多不容易。
别说他了,就看留下祖训要读书的那位,就知道这有多难了。那是考了一辈子也考个名堂出来。<1
宋老太瞪了宋老头一眼,“不许说小五的丧气话,再多的福气都要被你给说没了。"说完她才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不能往外面说,我也没说啊。"1她又不是不懂这些道理。
只不过她打从心眼里觉得小五考上是早晚的事。人家小五都说了自己有把握,估计就算今年不成,明年也就可以了。等到放榜的那天,书院里放了假,宋墨和顾瑞都去看榜,今年的县试,顾瑞也参加了。
宋墨知道,对方不仅县试成了,前世还考上了秀才,这才能取得一个富户家的千金回来。
此时顾瑞紧张不已,虽然他的冷脸上看不出情绪,但叨叨的话语却暴露了情绪,"阿墨,你说这回咱们能考上吗?”“能。“宋墨道。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过县试肯定是没问题的,若是没过,那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了。
不行的话他就先把周显那位县令大伯给弄了,明年重新考。1他是爹娘的心头肉,自己又能靠插画挣钱,想多读几年还是没什么压力的,毕竟他现在才十七岁,不过就算年龄小,宋墨也不想耽误时间,能顺顺利利一次考中当然更好。
顾瑞不像宋墨那么笃定,他再次询问道:“我也可以吗?”他知道宋墨读书厉害,便是到书院后懈怠了一年,但对方一努力起来,进步非常快,夫子甚至说宋墨脑子彻底开窍了,就是考举人也未尝不可。顾瑞也看过宋墨的文章,他不及多矣。
所以他丝毫不怀疑宋墨能中,但他担心他自己的。“我都二十三了,一直没考上,家里嫂子他们对我读书之事有些意见,每次回去都要说些话,要是今年没考上,也不知道爹娘还能不能继续让我…宋墨知道顾瑞又要念经了,这些车牯辘似的话他从顾瑞这里听过很多,他们从小就相识,那个时候他就从顾瑞口中知道了对方家里的所有情况。顾瑞家和宋墨家差不多,都是村子里的。
不过两人的处境不同,顾瑞的爹娘固然对顾瑞有爱,但并非是宋老太两口子对宋墨的那种完全的偏爱,所以从小顾瑞的压力就很大。宋墨耐心的听人说完,才开口道:“你能考上,你是我教出来的,你的水平我知道,考上了记得请我吃兰香坊的点心。”兰香坊是城里一家比较出名的糕点铺子,书院的学子大多都很喜欢吃这家的东西,只不过兰香坊的价格稍显昂贵,大家只有偶尔才会买点解解馋。他语气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却让顾瑞绷不住露出了笑,放松了些,“好,要是考上了,你想吃多少我都请你。”
阿墨帮了他那么多,这几个月没少指点他,往往在宋墨说过之后,他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清醒,那些知识从未如此的清晰过。这样的人帮他,便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也就是他家穷,又和阿墨从小一起长大,这才能占了便宜。宋墨瞥了他一眼,“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他保准会狮子大开口的。
宋墨完全清楚自己的功劳,所以顾瑞都这么说了,那他可不会客气。怎么算都是他亏了。
他琢磨着,等顾瑞以后当官了,必须给他当小弟,把这些全都还给他才行。顾瑞认真的点头,还待再说,宋墨看都没看,抬手就捏住了他的脸,“不许说话,放榜的衙役来了。”
得看榜了。
放榜的空地上此时人满为患,学子们也完全没有读书人的斯文,全都往前挤着,想要早早的看到榜上有没有自己,顾瑞知道宋墨体弱,这种事肯定是不能让宋墨去人群里挤的。
眼看榜单要张贴了,他忙急声道:“你先去外面找个地方坐着,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