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轻松点的活。”村长一听,好么,又病了一个,他也想让人直接休息,不过不行:“这样,去食堂那边帮忙,看看那边要不要烧火什么的。”村长冲着远处帮忙的一群半大小伙招手,果果看到跑得最快:“村长,你叫我们。”
村长见来的是果果:“果果,你带这个姐姐去食堂那边找赵阿姨,问她有没有烧火的活给这姐姐干着,这姐姐感冒了。”果果一口答应了:“好。”
果果知道傅玉感冒了,路上走起路就很慢,还不时地问道:“姐姐,你还好吧?要是难受,我们先去找王叔。”
傅玉摸了一下额头,又把整个人缩到了衣服里,此时心中十分感激陆九州送给她的军大衣,十分厚实暖和,最主要的是长度也够,整个人从头包裹到脚:“我还好,慢慢走吧。”
两人慢悠悠地晃荡到了食堂,果果一到那边,就奔着一位身材微胖的阿姨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道:“赵阿姨,这个姐姐生病了,村长让我来找你,问有没有烧火的活给她。”
赵阿姨点了点头:“行,交给我吧。”
赵阿姨把傅玉带到了灶台前面,对她叮嘱道:“你看着柴火别掉下来,火小了就往里面加柴,一会儿炒菜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要大火还是小火,你注意点别弄错了。”
傅玉一边点头一边说:“知道了。”
天冷的时候烧火是一个很好的活儿,灶台里的火光照在身上,人都是温暖的。烤了半个多小时,傅玉觉得人都好上了不少。厨房里人很多,声音也很嘈杂,傅玉却觉得难得地安静了下来,连续两天晚上没睡好,现在处在这么一个温暖的地方,她意识涣散,很快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赵阿姨的目光在傅玉没注意到的时候从她身上扫过,有撇开了,看了一眼柴火没掉地上,没说什么,只做没看见。
傅玉眯了一会儿,睁开眼睛一看,柴火只有一点余光了,赶紧塞了一把柴进去,看着里面的火光再次变大,松了一口气。傅玉在厨房里面混了一天,也认识了厨房里面帮忙的几个人,除了赵阿姨,还有村长的媳妇,会计的女儿,以及其他几个阿姨。这里面,因为会计的女儿和她同龄,又对她的专业好奇,两人多聊了几句,关系熟了不少。
赵阿姨人很好,知道看在她感冒了的份上,尝菜的时候直接把肉递给她,让她尝尝味道。傅玉知道,尝味道是假,给她补一下才是真的。别看村里粮食随便吃,肉可不包含在其中,因此能多吃一点肉,对傅玉来说,很难得。
晚上,傅玉到家的时候,其他人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张婆婆和甜甜。见到傅玉,甜甜:“傅玉姐姐,你今天怎么样了,还发烧吗?”傅玉摇头,摸了摸甜甜的脑袋:“谢谢甜甜,姐姐不发烧了。”甜甜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们村的傻子就是高烧烧傻了的,傅玉姐姐你可不能烧傻了。"听奶奶说,原本傻子挺聪明的,谁知道一场高烧就成这样了。傅玉姐姐可是大学生,要是烧傻了,太可惜了。傅玉笑了一下:“放心,姐姐肯定不会烧成傻子的。”傅玉此时笑得真心,半夜才知道,自己说早了,她又烧起来了。蒋贞她们连续几天白天劳累,晚上少睡。今天晚上回来,面容憔悴,走路漂浮。
傅玉实在不忍心把人叫醒,可是颤抖的身体提醒她,不叫不行,只得咬着牙,把蒋贞叫醒。
蒋贞一边打着呵欠,一边照顾,嘴里还不忘说道:“明天得去城里看看,天天这么发烧不是办法。”
傅玉也觉得:“是,是得去看看。”
这一次烧起来,第二天还没退下来。
罗老师一听,又烧起来了,还没退下来,心心中咯噔了一下,要知道出发前学姐可是专门拜托他照顾点傅玉的,不用给特殊对待,只要人平安无事儿就行。当时他拍着胸脯保证,觉得这完全就是小事儿,现在看来,还真是保证早了。
“去镇上医院看看去。"罗老师倒是想让傅玉回首都看,不过这不现实,先去镇上看看,要是还不好,他暗自咬了咬牙,那就送人回首都。听到傅玉还发烧,以及罗老师给出的去镇上的建议,村长没有任何犹豫答应了,村里有过先例,他不觉得发烧是小事儿。考虑到傅玉不熟悉路程,村长安排了张婆婆带路,罗老师因为还要陪着大部分学生,只是对傅玉叮嘱注意安全,没有陪着去。于是,路上就傅玉和张婆婆两个人。
两人到了镇上医院,医生问过情况,开了两天的药,种类倒是比王大夫的多上不少。
从镇上医院出来,张婆婆看着傅玉瘦弱的身板“我知道一个老中医,手艺还不错,要不要再去看看,随你。”
对于张婆婆的人品,傅玉还是信得过的,可以说要是没有张婆婆,她的日子会比现在难过很多。
傅玉没有任何犹豫:“去看看。”
张婆婆带着傅玉东倒西拐走了一段路,刚走到门口,傅玉就闻到了浓烈的中药味。
事实证明,张婆婆的推荐还是靠谱的,只一搭脉,老中医就问了一句“前不久生过大病?”
傅玉:“是,之前高烧差点死了。”
老中医让傅玉把另一只手也给他,两只手一起搭脉,过了一会儿:“你这身体需要好好调养,别以为上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