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免费午餐(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免费午餐(下)(1 / 2)

第67章免费午餐(下)

饭堂供应的几种素菜,无论是豆腐也好,豆芽菜也好,豆皮也好,都与“豆”字有关,好处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大量且稳定地供给,只要有豆子,随时都可以发豆芽,可以做豆腐豆皮,不会像其他蔬菜一样,没到季节就供应不上。菘菜和笋丝同样可以做到稳定供给。菘菜,也就是大白菜,产量高,耐储存,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蔬菜,而笋子可以制成干笋丝,保存一两年都不会坏,选择供应这几种菜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做饭的庖厨是从宫里出来的,手艺很好,将平平无奇的材料做出了大席的味道。

于秀儿尝了一口炖豆腐,也不知道这豆腐是怎么做的,居然没有什么豆腥味,蜂窝状的豆腐块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满是鲜甜的汁水,她满足地呼出一口气,顿时胃口大开,感觉自己能吃得下一头牛。另一道清炒豆芽菜是道很讲究火候的菜,这道菜很容易炒过火,火候稍微过一点,热气往上一蒸,逼出里面的水分来,豆芽便软塌塌的不够爽口,于秀儿吃着这豆芽却很是爽脆。

顾名思义,清炒豆芽菜没有放多余的调料,只放了油和盐,因此于秀儿立刻吃出菜里的盐是最上等的官盐!

普通老百姓吃的盐是含有很多杂质的,什么泥土沙子都算小儿科,有些盐还含有无机物和重金属,万一遇到某些有毒的重金属,吃死人都不奇怪,就连皇帝吃的贡盐其纯度照样比不上后世超市两块钱一包的食盐,超市的食盐纯度达到了99%,而贡盐的纯度能达到90%就不错了。因此,百姓们常吃的盐多多少少有点苦味涩味,这些怪味会带进菜里,影响菜的口感。

上等官盐纯度较高,基本没有怪味,于秀儿也是头一次吃到这么好的盐,她家虽然不穷,但也舍不得买好盐来吃,一般都买中等或者下等的官盐。吃到这么好的盐,于秀儿禁不住咋舌:“天啊,有这么多菜也就罢了,居然还给我们吃上等官盐,这也太舍得了些。”一桌吃饭的几个女学生大多出自小富之家,关于柴米油盐的基本见识还是有的:“莫说盐,米也是才打出来的新米。你看,油润润的,米香很浓,放久了的陈米不是这般卖相,且里头没有石子,没有稻壳,这是精米饭啊!”这年头都是通过人工给稻谷脱壳,人工脱壳不可避免会掺进一些石子沙砾,有些壳甚至没脱干净,吃饭时经常会被小石子磕牙,或者被稻壳扎嘴。大家伙儿日常吃这种饭都吃习惯了,猛然吃到不磕牙不扎嘴的饭,一时间竞然觉得像在做梦一般。

有个家里开粮铺的姑娘就说:“你们只看盐是上等官盐,米是上等精米,却不看面也是雪白的精面。”

“喏,"说着,她把手里的馒头掰开,“这色儿多白呀,粮铺里这样的精面卖得可贵了,我自家开粮铺都吃不到这样的精面,这是要拿去卖钱的,可不敢糟跟进嘴里。″

众人看了,深以为然:“常日家吃的馒头要么发黄,要么发灰,哪像饭堂里的馒头又白又细。”

“依我看,皇帝吃的馒头无外乎也是如此了,咱们享受的是皇帝的待遇呢。一顿饭有精米精面,有四个菜,其中两道菜还是大鱼大肉,还给一碗汤水心嗓子,吃完了不够还可以再去添,我在家里都没享过这种福!自己碗里的吃完了想再去添饭添菜?添锅底灰去吧!顿顿都是估着量做的,哪能由着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其中一个姑娘低头喝了一口汤,她打的是绿豆汤,刚一入嘴,眼睛顿时瞪得老大,惊呼道:“绿豆汤里竞放了糖,是糖,是糖!”糖在百姓家中的地位是什么呢?

是补品!

身体不舒服了,伤风感冒了,或者营养不良太瘦了,就冲一碗热糖水补补身子,谁有事儿没事儿把糖水喝着玩。

也许勋贵官宦家里能把糖水当饮子喝,但大多数百姓还是把糖看得很精贵的,百姓自己家里熬绿豆汤也大多熬的是无糖版本,不是为了喝着好喝,而是为了清火解渴。

好米好面,好菜好肉,好盐好糖……

这么一顿饭,用来待客都够格了,女学生们初时还秀秀气气地吃两口,后头也抛却矜持,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为了多吃到几样菜,彼此间相互交换,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和乐融融,关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亲热起来。在郁氏看来,饭桌上伸筷子去夹别人盘子里的菜是有些不合礼数的,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年长些的同窗,不是人家的长辈,更不是人家的亲娘,何必指手画脚讨人厌。

更何况,她发现虽然自己心里觉得这种做法不合礼数,实质上却并没有很反感,看到这些年轻的小姑娘活泼泼笑哈哈地分享好吃的菜,好像自己的心情也变得舒畅开阔起来。

不过,郁氏也注意到承道宫的伙食实在有点太好了,甚至好过头了,好米好面,好菜好肉,好盐好糖都是要用钱买的,并且花费不菲。要知道,哪怕是大明朝的顶级学府国子监,生员每日的伙食份例也只有一升米,三分香油,三钱盐,二钱酱,五分花椒。以及三天才有一斤肉。承道宫拨给学生的伙食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子监拔给学生的伙食。郁氏当了多年的大家主母,自然算得来账,粗略估算一笔,不禁为那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