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四十四章
本来也不算多跑一趟,拿了人家银子,本来就该她来给老先生做饭的。只是老先生现在已经吃上,估计不再需要她来做饭。如此一算,其实还是她占了便宜,省了做饭的劲儿。不过,人家没说今儿午饭不必做,李妍自然还得问一句:“您老人家现在吃了这锅子,一会儿烤鱼不需要做了吧?那需要给您做个清炒笋片吗?再弄个汤。这高油高辣的锅子毕竞油腻,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再贪嘴,也得多注意着些。混着些清淡的菜和汤吃,也可解一解胃中的油腻。高老先生本欲不打算麻烦李妍了的,但想到她做的清炒也极好吃,还有她烧的清汤也好喝…于是,嘴巴开始不听使唤,下意识便说:“那好啊。”见火锅生意好,李妍心情极佳,更是乐意为他老人家效劳了。不过想着,这会儿老人家不是一个人吃饭,身边还坐了几个学生,总不能只炒他老人家一个人的菜吧?于是,份量自然得大些。另外,除了清炒笋外,李妍又做了个尖椒炒蛋。
汤做的是菌菇汤,味道鲜美,正适合解辣。高老先生对李妍这个年轻后辈还是十分看重和照拂的,李妍菜端过来时,高老先生便说:“别看她年纪轻,却做的一手好菜。我活到这一把岁数,也吃过几个大家的菜,可要说最合胃口,当属这丫头的。说来也是缘分,恰那日她去县令家做饭,又恰逢那日我去了县令府衙赴宴。原本想着,回了江宁府,没个合口味的菜吃,实在难受。眼下好了,总算是不必一日日捱日子,这日子有盼头了。”又说起李妍身世来:“但这孩子可怜,自幼母亲离世,嫁了人后夫婿又折损在了战场上…自己一个女子,抛头露面,艰难的撑起一份家业来。不过,我欣赏的就是她这份自强不息的韧劲儿。有这份韧劲儿在,她做什么都能成功。”“做任何事情都一样,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年秋闱,尔等就算不幸落榜,也不能气馁。当再接再厉,继续埋头苦读才对。”高老先生一席话,既夸了李妍,表露了他对李妍的赞赏和看重。同时,也勉励了在座的诸位学生,希望他们可以如身边这位年轻的李娘子一样,做事善始善终。
李妍见没自己什么事后,便适时退了下来。而后,就听身后那群学生中的一个提起:“老师,听说秋时京中御北大军连胜北敌,此番两国交战,我方大获全胜势在必得,可有此事?”谈起这等时政和国事来,个个兴致十足。
另一个也立刻接话说:“是啊老师,您耳目多、人脉广,定然是比我们得到的消息多。您说,这打了几年的一场仗,应该要胜利了吧。”许是因为薛家一连在战场上折损了两位儿郎,所以,在听到这个话时,李妍脚下步子略微停滞了下。
步子走得慢了些,听得自然也多了些。
朝廷要打胜仗了。
也就是说,长达五年的拉锯战,总算要告一段落。李妍虽才穿来不久,但从薛大娘口中得知到,这些年连年打仗,不但各地拉壮丁去战场,且赋税也高。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他们这属江南富庶一带,还好些。那些穷困偏远之地,老百姓很多交不上粮食的,都饿得啃树皮。
若能趁早结束战争,无疑是于国、于民,都百利而无一害的。四方客栈生意红火,中午、晚饭两顿饭,但凡到了饭点都生意十分火爆。这些日子叶高正拨拉算盘珠子算账,发现如今每日的进账竟是之前的四五倍,眼睛不由都亮了。
他亲登薛家的门,找到李妍,谈起了合作之事来。李妍早料到他会找来,所以一点不意外。
李妍也早在心中盘算好,届时她只出火锅底料,其它的一应事宜她一概不管。
但她得有查账权。
但凡是真心想合作生意的,自然不会不让查账。所以有关这一点,叶高正很爽快就答应了。
“店面经营,人员安排等,这些闲杂之事,全靠叶大哥的。我只出个火锅底料,其它琐事一应不管。不过我能保证,这火锅底料叶大哥要多少有多少。另外,按利益分成,我拿四分,叶大哥拿六分。"按利益分成,也就是撇除所有成本后,每日盈利中,李妍拿其中四成的,叶高正拿六成的。“我知道,日后经营着这门生意,叶大哥肯定十分辛苦。但我这火锅底料的配方,乃是祖传的,若无这配方,也挣不到这个钱。另外,我虽不经营店铺生意,但每日都得制作这底料,其实也很费事儿费神,我为此付出的并不少。所以我拿四成,并不多。”
虽以兄妹相称了,但在谈及利益方面,李妍是丝毫不谦让的。要知道,这一块的利益丰厚,日后哪怕只差一成的分利,那也很可能会是好几两银子。
谁又会跟钱过不去?
何况,李妍觉得自己让利给他两成,已经算是十分不错。如今这火锅十分畅销,备受欢迎,他若不愿合作,自有别家求着合作。果然,叶高正在沉思一番后,答应下来:“李妹子所言十分公平、公正,就按妹子所言来拟定契书。”
李妍话还没说完,见利益分成这块谈妥后,又继续说:“我保证在华亭县内,我不会再把这方子卖与第二家。但若离开华亭县,这方子我便还可以二卖。“这…“虽然叶高正之前也还没想过会把生意做大到离开华亭县,但既然此番李妍提起,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