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随军(1 / 2)

第25章随军

都这个时辰了,韩越却还偏偏进宫,李权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不多时,韩太尉就神色匆匆的进入大殿,看到张植也在,更是没了顾忌,“大王不好了!刚刚边关传来急报,沈奇正中了吴军埋伏,不慎中箭坠马,已然没了生机。”

听到这话,李权忽然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张植赶紧上前,压低声音,“你快细说一遍,消息可准确?”韩太尉更是神情肃穆,“消息是周祺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应该不会有假,只说是中了埋伏,命中心口,后被抬回军营时已然没了生机,周祺担心军心动荡,只能将此事按下,未免淮北军有异动。”

既是周祺送来的消息,那便八成不会有错,李权沉沉叹了口气,一时只觉头疼欲裂。

这个时候沈奇正死了,淮北军没有人压着,一旦出现内乱,莫说伐吴,恐怕内忧外患。

“大王,此事必须早做决断,迟则生变。"韩太尉焦急道。张植也皱紧眉头,“虽说嘉峪关有周棋的大军驻守,可倘若淮北军真的动乱,届时亦是无端生祸事。”

李权靠坐在那闭着眼沉思起来。

见状,韩太尉只能出声道:“淮北军是沈奇正一手操练,换个人接管恐怕难以服众,不如让驸马赶去边关接替沈奇正兵权,只这次由周祺为主帅,依旧可以继续伐吴。”

李权神情晦涩难懂,“倘若驸马一去不复返呢?”沈奇正上有老下有小,可驸马只有一个母亲,倘若连母亲都不顾了,岂不是纵虎归山。

“沈家家风严谨,驸马一向孝顺,想来不会不管亲生母亲,大王若是不放心,可以让公主随军,一旦驸马有何异心,公主身为枕边人定能第一时间察觉,公主是大王嫡长女,必定会为大王的大业着想。"韩太尉正声道。听到这话,李权脸色变了变,五指逐渐握紧,“不行,峥儿刚出事,孤岂能让宝儿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万一有个好歹,你让孤如何面对王后?”见大王这时候反而父女情深起来,韩太尉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看了看张植,示意他也说两句。

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其他办法吗?

万一沈奇正已死的消息在淮北军里传开,底下人心生异变,情势又该如何掌控?

张植沉默了会,仿佛知道情况紧急,也只能低下头,“韩太尉所言有理,还望大王…早做决断。”

李权看着二人久久无言,须臾,只是挥手让他们都下去。二人也只能先行退下,面上一片愁容。

眼见天边最后一抹霞色就要消失,李权不由闭上眼,心中思绪万千。他已经利用了宝儿的婚事,如今再让女儿去随军出征,倘若有个意外,他岂不是要儿女尽失?

可是无法稳住淮北军,一旦发生内乱,届时死伤的何止他一个女儿。回到公主府后,李宝儿才用了晚膳,宫里就来了消息,说是父王传召。她已经不记得父王有多久未曾传召过自己,更何况是夜深时分。还是说事情被父王知晓?要拿她与母亲问罪?也并未迟疑,她只是借着换衣服的时间,告诉沈屹,倘若今晚自己没有回来,就去告诉舅舅一声。

最坏也就是她一力承担,决不能牵连舅舅。等她入宫之时,天边已布满星辰,但是宫人并未带她去建章宫,反而领着她去了观星台。

夜间微风透着些许凉意,远远她能看到观星台上站着一道人影,周遭宫人都远离数丈,只余数盏灯笼点亮四周。

李宝儿缓步走了过去,驻足行礼后才道:“夜里凉,父王身子还未痊愈,应该多加件披风才是。”

听到女儿关切的声音,李权回过头,看着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不由的叹口气,“孤已经许久未看到你了,因为峥儿的事,你对父王必定心生不满。他又何尝不痛心,那也是骨肉相连的儿子,谁知世事无常,如今竟还要他与女儿分别,他们一家人也才相聚不到一载。李宝儿低下头,“峥儿是因为天灾才发生意外,父王亦是为了他好,才让他去边关锤炼自身,若非寄予厚望,父王又岂会如此。”李权目光晦涩不明的看着她,不曾想最懂他的竞是自己女儿,仰头望向天边的星辰,他声音沉闷,“峥儿出事,父王亦是悲痛难忍,可是天下百姓还身处战乱之苦中,很多事情父王也是无可奈何。”李宝儿没有说话,提起的心也渐渐放下。

“边关急报,沈奇正不慎中了敌军埋伏,中箭坠马身亡,孤想让驸马替他父亲出征,淮北军亦能军心稳定,你觉得如何?"李权淡淡道。听到这话,李宝儿忽然抬起头,可父王的眼神让她只能心头一震。她离府时沈屹并无异常,想来还不知晓此事。“如此巨变,父王定是自有打算,可是需要儿臣去向驸马传旨?“她目光沉静。

李权上前拍拍她肩,“父王想让你随同驸马一起出征,一旦他有何异心,你便当即让周棋将他秘密斩杀,切莫犹疑。”四目相对,李宝儿唇角微抿,沉默了一会,她低下头,“只要是父王吩咐,儿臣自当谨记于心,可……周将军岂会听命儿臣?”高楼之上寒风阵阵,明月当空,李权拿出一枚令牌递给她,“见此令如孤亲临,周祺会知道该怎么做的,倘若淮北军其中有任何反抗者,一律当场斩杀。看着那枚纹路复杂的白玉令牌,李宝儿眼神微动,缓缓接过令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