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会出主意的。
江小果当然不可能真的不当这个妇女主任,毕竞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虽然不多,但至少也是一笔固定收入。真要辞了职,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她想过了,光靠自己搞钱多累啊,还不如鼓励小江村的村民们,大家一起去搞钱。只要小江村的经济腾飞了,那她这个妇女主任就可以跟着升职加新了。
进入12月之后,村小也就相当于进入了寒假倒计时。因为进入了复习月,所以村小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有一场小测试。江小果有样学样,也让宋医生给"中老年扫盲班"的老同志们也准备了一些试卷。
有的是宋医生之前教过大家的那些"骗术",有的则是他给大家讲过的那些医学常识。因为村民们很多都还不认字,或者认识的字不多,所以这个试卷基本上是以图文为主。
反正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检验检验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课后有没有好好复习。
毕竟等到村小那边放假,宋医生这边的扫盲工作就暂时告一个段落了。哪个当老师的不想看看自己的学生这段时间究竞学成啥样了呢?结果一考一个不吱声,因为村民们给出的答案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比如有一道选择题,题目是:假如你遭遇街头骗术,你应该怎么做?下面的答案有:1、报警;,2、直接扭头就走;3、不听不信不上当;4、凑上去围观。
结果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选择了凑上去围观。宋医生看完答案都被气笑了,合着那天老大爷夸他是神医真不是在跟他开玩笑,是这些村民们压根就没把他讲的那些"骗术”放在心上。宋医生后来很认真地问了一下村民们,为什么这么自信地凑上去围观。几乎所有选择凑上去围观的小江村村民,给出的回答都是:“我这么聪明,这种街头骗术我是绝对不会上当受骗的。我就想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宋医生微笑脸:“骗子最喜欢的就是你们这种自信的文盲。一般当你们觉得自己绝对不会上当受骗的时候,那你们离上当受骗就不远了。”村民们纷纷表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出生的时候,骗子都还没出生呢!”
“我吃过的饭比骗子骗过的人都要多,我怎么可能受骗上当?”宋医生:“…“算了!
虽然在骗术的教学工作上,宋医生可以说是遭遇了教育生涯的滑铁卢,不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不算是毫无收获,至少在某些医学常识题上面,村民们还是答对了的。
比如至少现在绝大多数村民已经承认,发烧生病了确实不应该喝符水,而是应该看医生喝退烧药。
虽然宋医生一点也不想承认这一批是自己的学生,但既然答应了小江主任要好好教,宋医生还是尽职尽责地继续给村民们上课。只不过私下碰到江小果的时候,宋医生到底还是没忍住把这次的试卷给江小果看了看,顺便跟小江主任汇报了一下目前的上课进展以及上课成果。简单总结就一句话,教得呕心沥血,学得颗粒无收。江小果安慰宋医生:“没关系,他们只是对那些江湖骗术没什么防备心理,对于你教的这些医学常识还是学得不错的,也不算是完全的颗粒无收。”宋医生忧心忡忡:“那他们要是出去碰到这些骗术被骗了怎么办?”江小果:“想开点,反正他们都非常的穷,就算被骗,骗子也骗不走几个钱。”
宋医生:““突然就被小江主任安慰到了呢!之前江小果跟戴欣她们说让她们抓紧时间去长兴县城学习学习,戴欣当时没说什么,不过赶在元旦之前,她就率先进了城。进城之前江小果特意联系了一下牛专家,让牛专家帮忙推荐一下长兴县城周边做得最好的大棚种植基地。最后在牛专家的推荐下,去了长兴县城附近的兴隆村。
据说这个村子是长兴县最先使用大棚技术种植的,而且人家不仅已经开始用大棚种菜,甚至还用大棚种上的水果。
所以去之前,江小果特意叮嘱戴欣:“好好学,咱们村能不能飞黄腾达,就靠你了。”
戴欣吓得花容失色:“小江主任你快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我压力有点大啊!”
江小果:“不用有压力,之前江淮出去上班,我也是这么对他说的。我对小江村的每一个人,都这么说。是不是非常的一视同仁?”戴欣…”
一旁的林苑……”
戴欣这一次出去,就她一个人。本来张芸也想出去,但家里的那些鸡鸭到底还是拖累了她学习的步伐,更何况她家还有个老母亲。至于江小果她妈妈贾秀莲,就更不用想了,就算江福不反对,她恐怕也做不到放下家里的一切出去外面交流学习。
只能说仨人蔬菜承包小组虽然每一个人都在进步,但因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每一个人进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不过江小果觉得戴欣一个人去,也有一个人去的好处。毕竟去的人越少,学习成本自然也就越低。
戴欣出发去兴隆村学习交流的当天,最近一直在外面忙碌的江祖望,终于完成了他近期的使命回到了小江村。
而且这一次,江祖望切切实实地给所有的小江村村民都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一-那就是从小江村出村的这条黄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