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一百三十二章地龙
荣国府的大小院落都有独立水井,翠香堂的井水口感一般,但生活所需和日常洗漱也足够用了。
贾政担心珠儿会掉到井里去,前些天还给井口加了个沉重的厚木盖子,他掀开井盖探头往下看,见井水高度正常,心中才稍稍安稳一些。又放下牯辘上的水桶,打上一桶看水质,松琴几人赶紧上来帮忙摇牯辘,好奇道,“二爷这是在做什么?”
贾政等水桶提上来,见井水清澈如常,才松了口气,以古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道,
“鼠类五行属土,它们惊慌乱窜,可能是土性混乱所致,我担心心地龙会翻身,松琴松烟你们安排人守在井边,若是井中水位发生变化,或是变得浑浊,立即通知合府人离开屋子,到没有遮挡的空地上避难。”松琴等人吓得腿都软了,即刻把翠香堂的人都叫来,点清人数安排两人一班看守水井。
贾政又去卧云楼找太太,全家妇孺都躲在楼上,见贾政回来了,都惨兮兮的看着他。
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就闹起耗子了,差点把她们吓死。贾政又心疼又好笑,“太太不必惊慌,虽然有很多老鼠跑出来,但其它鸟兽并未出现异常,井水也没发生变化,地龙翻身的可能性不大。”贾母和贾敏她们本就被老鼠吓得不轻,听说地龙还有可能翻身,吓得脸都白了。
贾政见她们颜色都变了,不由后悔说得太过直白,现代人提到地震,脑子里就会自动跳出地震带,地底压强,避震救灾等词,古代人不知自然科学为何物,只会往天兆鬼神等方面联想,把自己吓个半死。贾母捂着心口,“业康十年的重阳节前,京都就发生过地龙翻身,我们在江南接到邸报都是十天以后的事了,那上面说京都倒了不少房子,把我们吓得哦,老太太赦儿和大丫头可都在京里呢。
老爷即刻打发人回京查看家里的情况,几天后反倒是老太太和我娘家派的人先到了,说两府一切安好,只倒了十来间下人房,就是京郊的庄子损失不小,佃户伤了几十人,养的鸡鸭猪羊跑掉大半,老太太和我母亲都心疼的不行。”贾政也想起康熙十八年九月,北京曾发生过大地震,时间线竞会与红楼世界重合在一起,一时间他都有些分不清哪个是小说,哪个是现实了。二姑娘喃喃道,“地龙翻身那件事我也有印象,老爷接连十多天都阴沉着脸,可吓人了。”
贾敏努力回忆小时候的事,还是摇头道,“我完全不记得了,书上说地龙翻身有轻有重,重则一地十不存一,原来京都还发生过这么危险的事。这卧云阁前年虽翻新过,也能看出是几十年的老楼了,我们家盖的房子还挺结实呀。”石氏笑道,“四王八公的府邸都是先帝敕造的,还能差了。地龙翻身那年我才十岁出头,正在试重阳节要穿的裙子呢,突然就天摇地晃的,房子吱嘎嘎响,站都站不住。前头的治国公府还着了大火,可吓人了。”几人见石氏经历过地龙翻身,还活得好好的,国公府的房子又盖得结实,他们也没那么惊慌了,反倒好奇那时京中还发生了什么。石氏便把自己记得的事挑几件说了,她是内宅姑娘,除了帮母亲整理在地龙翻身时损毁的财物,也无甚可说的。
晚上三个当差的男人回府,贾母把贾敬两口子也请过来,问他们和贾赦,可记得十二年前地龙翻身的事,若是再次发生,家里可需要准备什么。贾代善莫名道,“太太为何会问起这件事?”贾敏便说了贾政的猜测,以及两府安排人看水井的事。贾敬好笑道,“政儿你正经书没读进去几本,杂学倒是旁征博引的学了不少。京中闹耗子的事下午就报到各部衙门了,礼部也有大人猜测可能是地龙翻身的先兆,还有人说是东宫不稳,以致异相频出。具体如何处置还要看皇上的意思,我们只小心些,别被那起借机生事的东西拖下水就行了。”贾代善也开始担心了,“我这些天忙着军队换冬装的事,其他事一点也没关注过,我们两府的房子已经经历过一次地龙翻身了,不知再来一次能否挺得住。”
敬大嫂子猛摇头,“能挺得住也不敢在屋里待啊,翻倒的家具,掉下来的书本古董,哪个砸到身上都不是玩儿的。政儿派人盯着水井是对的,那年珍儿还不到三岁,他说水井里直冒泡泡,还拉我去看,我们刚到井边,地就晃起来了,把我们吓的哦。”
贾敬也点头,“那天国子监的水井也是这样,不仅冒泡还往外涌水,现任国子监祭酒那时还是副职,他说要出事,把学生都招集到集贤门后面的广场上,当时的祭酒却说他扰乱秩序妖言惑众,还要回去写奏本参他。”二姑娘笑道,“真地龙翻身了啊,他参了也没用吧,反倒替现任扬名了。”贾敬苦笑,“参什么啊,连奏折都来不及写呢,地龙翻身时他刚巧站在太学门的匾额下面,然后国子监就换成现任祭酒了。”众人默然,这种事大概只有地府的勾魂使者会觉得好笑吧,活人听了只觉得渗得慌。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两府叫来管家,安排人昼夜不停看着水井,发现异动立即通知全家离开屋子。
又派人去通知亲朋好友,接到信的人也不敢大意,只是看个水井而已,又费不了多大事,反正小心无大错。
贾政也派松烟松绿去通知司徒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