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抢头香”的意外胜利,在四大学院间激起了千层浪。
崇实学院一改往年陪跑的形象,让另外三院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接下来的比拼。
第二日的斗茶之局,就设在白鹭学院临水的“听雨轩”。
轩外曲水流觞,轩内茶香暗浮。
四位山长与三位特邀的品茶大家端坐席上,面前垂下一道竹帘,进行严格的盲品。
这不仅是手艺的比拼,更是心境的较量,空气中弥漫的,除了茶香,还有无形的硝烟。
青松学院的学子率先献茶。
但见其动作一丝不苟,冲泡出的茶汤色碧绿清澈,香气凛冽逼人。
一位以严厉著称的老茶客细品后,微微颔首:“嗯,入口凛冽,如松针含雪,回甘迅猛,力道十足,有风骨!”
帘外青松学院的区域,隐隐传来一阵克制而骄傲的低语。其他学院的学子则偷偷撇嘴:“又是这招‘松针雪’,年年如此,入口苦得很,严山长是觉得我们日子过得太甜了吗?”
紧接着是白鹭学院,那学子本就风度翩翩,取泉、温杯、高冲低泡,动作如行云流水,极具观赏性。
选用的是清晨带露的极品龙井,茶汤嫩黄明亮,香气清幽绵长。品评者们纷纷颔首,面露陶醉。
竹帘外,白鹭学子们个个挺直了腰板,与有荣焉。
瀚文学院那边有人小声吐槽:“喝个茶还要品出山水画意,累不累啊?直接说好喝不就完了!”
轮到瀚文学院时,场面就有点……失控了。端上来的茶汤,色泽深红近褐,香气奇特,隐隐有香料气息。
一位口味传统的品茶大家看着那碗颜色可疑的“茶汤”,眉头拧成了疙瘩。另一位较为猎奇的茶客却觉得新奇,连饮数口,咂咂嘴:“嗯……别有风味,像……像药膳?”
台下学子们窃窃私语:“藏山长最近喜欢以药入茶……估计是,搞创新,搞砸了!”
“听说上次喝了拉肚子那位仁兄今天请假了……”
压力给到了崇实学院,崇实学校的斗茶代表自然还是谢文。
只见谢文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开始操作,他取泉、炙盏、注水、击拂,动作流畅自然,竟也带着几分这个时代茶道特有的韵律感,这是他私下观察学院里茶道最厉害的先生苦练的结果。
然而,真正的杀手锏,在于他带来的茶叶本身!
当谢文将那罐来自现代、由谢广福友情赞助的顶级滇红“金芽”&bp;取出少许时,其外形就先让近处的人愣了一下。
那茶叶,金毫满披,条索紧秀,全是由最嫩的芽头制成,宛如一根根金色的细针,在光线下熠生辉,这等品相,是在场众人从未见过的!
冲泡开来,更是了不得!
一股强烈而纯粹的、甜润如蜜糖的香气瞬间冲开,霸道地盖过了之前所有的茶香,弥漫在整个“听雨轩”!
这香气,并非青松的凛冽,也非白鹭的幽玄,更非瀚文的奇崛,而是一种极其温暖、饱满、甜醇的诱惑,直击人心。
谢文垂眸看着茶汤注入白瓷盏中,汤色红艳明亮,金圈突显,煞是好看。
成了!
他强压着上扬的嘴角,心底暗笑:这个时代的制茶手法不过是清蒸野菜加点轻揉搓,顶多算保留原味,喝个鲜爽,而老爹赞助的茶叶可是用现代工艺制成的,萎凋让茶叶脱水的恰到好处,高温杀青瞬间锁住芬芳,精确控温则把茶叶的甜香醇厚全部逼出来!
这场斗茶比较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再说,这款顶级滇红"金芽",全芽头制作,蜜糖香浓郁霸道,入口丝滑如液体花蜜,这种滋味和质感,这个时代的制茶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茶汤呈到帘后评委面前,那位最初盛赞青松茶有风骨的老茶客,刚端起茶盏,就被那扑鼻的蜜糖香震了一下。
他闭目深吸一口,方才小心啜饮,茶汤入口,丝滑如缎,鲜爽甘活,那股浓郁的甜醇滋味在口中瞬间化开,层次丰富而协调,几乎感觉不到丝毫苦涩,只有满口的馨香与回甘。
老茶客闭目良久,仿佛神魂都被这茶汤洗涤了一遍,方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难以置信,叹道:“此茶……此茶……香如蜜糖,汤如绸缎,滋味醇厚甘活,入喉即顺……这……这莫非是仙茗?老夫以往所饮,与之相比,竟如……竟如腐草之荧光,比之天空之皓月!”
他原本想夸赞青松的“风骨”,此刻却觉得在那纯粹的、极致的“好喝”面前,任何形容词都显得苍白。
其他几位评委亦是如此,纷纷被这超越时代的制茶工艺所带来的味觉体验所征服。
这已经不是同一维度的较量了。
最终结果毫无悬念,崇实学院的茶以其碾压级的香气、甜度、醇厚度,获得了盲品的最高评价!
帘子掀开,白羽仙摇扇的速度快了几分,脸上那风轻云淡的笑容有些僵硬,低声对身旁的严松龄道:
“此茶……美则美矣,然过于甜媚,失却茶之本真清苦……”
严松龄脸色铁青,只能哼了一声:“奇技淫巧!非正道!”&bp;可心里却不得不承认,那茶……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