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晋江更新(2 / 2)

至此,凌国一统天下,凌武帝成为继大陈之后,尽收南北领土的皇帝。其后,凌武帝宣布寻回失踪多年的弟弟,封其为恭顺王,接着废太子,改立为恭顺王世子,认恭顺王的次子、三子为义子,分别封为永平郡王、永安郡王,抚育宫中。

封镇国公世子为韩国公,抚育宫中,享郡王用度。吴闽国公主、南越国宗室贵女分别赐婚为恭顺王妃与侧妃。南齐首领的一对双胞胎庶女则成为镇国公的妾室。

此外,凌武帝的三弟黄仁被封为德安公,四弟为寿安侯,五妹戚震天为安国公主,保留震天将军的职衔,为十万禁卫军大统领,拱卫凌城。完成这一系列的封赏和安抚人心、巩固政权的安排后,凌武帝昭告天下,立后宫姜妃为皇后,姜娘娘所出之子为太子。此举令天下哗然!

关于“姜娘娘”的出身和身份,前朝早有耳闻,都知道此女出身低微,容貌才干俱平常,但狐媚手段了得,颇得凌武帝宠爱。不过她一直深居简出,鲜少见人,连与其他后宫妃嫔的交集都少之又少,神秘得很。她没闹出什么大的动静,前朝就找不到攻讦她的机会。

没想到这个女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被凌武帝封为皇后,所出之子刚满月便成为太子。

这如何使得!

于是一下子,关于“姜娘娘”的流言蜚语传遍凌城。说她是三嫁之身,不贞不洁,水性杨花,说她是仆役之女,出身低微,不配为后,质疑她所出之子的血统,因为在前太子其实是恭顺王亲子成为公开的秘密之后,凌武帝不孕不育的事实几乎已经盖棺论定,凭什么“姜娘娘"是个例外呢?直指凌武帝受人蒙蔽,头上换了颜色。

如此这般的说法不但在民间流传,好些大臣在朝会上慷慨陈词,对“姜娘娘”极尽贬低之能事,不但说“姜娘娘”不配为后,说她所出之子不配为太子,居然还有人建议凌武帝处死“姜娘娘”和她所出之子,以正清名。因为凌武帝一直以来对朝臣的态度还算温和,挺重视朝议,所以敢对凌武帝指手画脚的大臣不少。此前太子犯错被抓住把柄,他被大臣们逼着废太子,焦头烂额得只能想方设法转移视线。若非南征确实引开火力,双方的博弈还不能消停。后来凌武帝终于废太子,王公大臣还认为他强不过他们提前低头认输,过继崔家子的提议又一次死灰复燃。

凌武帝阴沉着脸听了几句,突然就从靴间抽出匕首,对着滔滔不绝大放厥词的臣子掷过去一一

匕首直接穿过对方的喉骨,凶器之锋利,力度之大,竞使得匕首的尖端从颈后冒出来,一击毙命!

全场哑然。

凌武帝冷冷道:“他们是朕唯一的妻子和儿子,你们竞敢如此大不敬?”天下终于一统,他成为独一无二的皇帝,正是威望最盛的时候。之前局势不稳,他的精力全放在掌控军队上,朝中全靠黄仁撑着,他不得不暂时放权,让高门士族的人渗透到朝臣中。他正等着这些心怀鬼胎,多次行刺他的人按耐不住,好让他彻底清算。

凌武帝登基八年,终于在立后立太子的问题上露出獠牙,显露杀性。这么多年的蛰伏,他收集的高门士族的罪证可不止一箩筐,随便拿出一点都能杀得人头滚滚。他已经受够了这些人!凌武帝当庭亲自动手诛杀朝臣是凌武新元年肃整朝堂的开端。他放出了高门士族犯下的累累罪证,人证物证俱在的,只令刑部走一个审议的过场便定下罪状。他还专挑硬骨头啃,首当其冲的正是一直小动作不断的崔家。当年崔家提出把凌武帝和夸太后放到旁支名下让他们母子“认祖归宗”,如今凌武帝搜罗的崔家嫡支的罪证足以把嫡支掀翻。崔家嫡支的子弟按罪名不同,重则斩立决,轻则夺官去爵,三代不得出仕。此举让崔家嫡支尽废,被崔家家族剥掉族长之位,另选旁支为族长。曾被嫡支提议认下凌武帝和夸太后的旁支也跟着销声匿迹。凌武帝料理崔家之举有"公报私仇"的嫌疑,但他拿出来的证据太过合理,令人怀疑他蓄谋已久。

很多觉得他是粗人莽夫,仅凭武力和运气当上皇帝的人都暗自心惊后悔,唯恐曾经对凌武帝出手的把柄被抓住,要接受清算。幸好凌武帝举起大刀一锅端了两个一流世家大族和一个二流家族之后便停了手,且这些用来杀鸡儆猴的家族确实过度越界,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甚至涉及通敌叛国,灭族灭得不冤。

凌武帝这一通杀让自诩聪明又老谋深算的大臣看出他为君的天赋。他或许不够聪明阴险,但自有一套合理的强盗逻辑,使的帝王之术多凭直觉,令人难以掌控。

这时谁还记得立“姜娘娘"为皇后的争议,大多数心里更认定凌武帝只是以此为借口发难,杀人立威,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天"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