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四十一章
福庆宫。
赵德妃手上拿着银剪,慢条斯理修剪着茶花。天气寒冷,茶花开得不易。原来小碗口大小的花朵,如今花瓣散开,与酒盏大小无异。黄嬷嬷拿了红铜手炉上前,关切道:“娘娘,仔细冻着手,让奴婢来吧。”“哪就那般冷了,闲着无事,再坐着不动,身子都快散了架。“赵德妃闲闲道。原本赵德妃管着尚寝与尚功两局,交出尚寝局之后,不再如以前忙碌。她也极少出门,只专心照看着萧允珏。
话虽如此,赵德妃接过手炉,将银剪递给了黄嬷嬷,在一旁看着盆中被修剪齐整的山茶。
黄嬷嬷只剪了几片叶子,道:“今年苑囿的花紧张,瞧这花木,也一年不如一年。去岁天气更为严寒,花远比今年开得要好。”苑囿种植花木的匠人,皆精挑细选,全是种植花木的好手。能一年不如一年,除去苑囿的花木,并非原来的花木,便是从根上开始不同。赵德妃只轻笑了声,并未说话。
她早已看出苑囿的不对劲,当初毫不犹豫拿出尚寝局,与之也有关系。黄嬷嬷觑着赵德妃的神色,说道:“娘娘,老夫人前两天还递话进来,说是想念娘娘,二皇子,想来给娘娘请安。”赵德妃柳眉紧皱,隐隐不悦道:“我早就与她说过,宫中朝堂皆不太平,他们该韬光养晦,莫要添乱!你让人回了她去,敢惹出乱子,休怪我撒手不管!见赵德妃动怒,黄嬷嬷赶忙应是,“娘娘息怒,老夫人也是关心着娘娘。”方司灯死得蹊跷,赵德妃也不相信高才人会因为炭毒而亡。只她并无证据,每走一步皆要谨慎万分,以不变应万变。想着娘家人的糊涂,赵德妃心中厌烦,不欲多提。“娘娘,繁英阁那位,皇上待她真是不同。"黄嬷嬷迟疑了下,陪笑着道。赵德妃伸手拨弄着花瓣,神色淡然,道:“黄嬷嬷,你瞧这花,无论春日或是寒冬开放,总归是花开一季。你可见着能开得长长久久的花?”黄嬷嬷道也是,“奴婢担心着,那位要是有了身孕,只怕就不同了。”赵德妃道:“有身孕又如何,养孩子哪那般容易。能顺顺当当怀到生产,生产后能顺顺当当长大,得靠祖上积德。”妇人十月怀胎不易,生产时在鬼门关走一遭,婴儿多夭折,即便皇家也如此。
“太阳偏西了,再过一阵搬进屋去吧,这花矜贵着呢。“赵德妃望着天际的太阳,一边吩咐,一边朝屋内走去。
黄嬷嬷赶忙吩咐了下去,这时小宫女上前回禀道:“嬷嬷,李婕妤来找娘娘。”
赵德妃听到小宫女的话,脚步一顿,她笑了笑,道:“叫进来吧。”黄嬷嬷赶忙推了推小宫女,“娘娘吩咐了,快去。”小宫女匆匆去了门外,黄嬷嬷随着赵德妃进了回廊暖阁,添炭煮水。李婕妤很快走了进来,屈膝盈盈见礼。两人已经好些时日不见,赵德妃一如既往地亲切,朝她招手道:“快过来坐。”黄嬷嬷奉茶后招呼宫女退了出去,李婕妤坐在锦垫上,吃了口茶,道:“恐娘娘忙,我就没来打扰。还是娘娘这里舒适,就是茶都格外香甜。”赵德妃笑道:“你这个贪嘴的,好似说得你那里连茶都没得吃一样。你要真是喜欢,我让人包一团茶饼,你且拿回去吃。”“还是娘娘大方,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婕妤熟不拘礼,再抿了口茶,感慨道:“先前我去过繁英阁,吃了盏江美人那里的茶。茶盏是粉青釉杯,茶是龙凤团茶。我恍惚以为,是到了皇上跟前呢。”元明帝喜吃龙凤团茶,用釉的器物,后宫中几乎无人不知。在福庆宫,亦备着变釉杯盏,龙凤团茶。元明帝已有好些时日不曾来,茶盏都落了灰。
赵德妃喜欢白瓷,日铸青茶。青茶的先苦后甘,配着白瓷盏,一清二白,煞是好看。
听到李婕妤话中的挑拨,赵德妃不禁笑了笑,眼皮都未抬,专心吃着茶,只哦了声,“个人口味喜好不同罢了。”
李婕妤笑吟吟说是,眸色却沉了沉。她放下茶盏,解下腰间的荷包递上前,笑道:“我这里得了几颗南珠,成色皆上乘。南珠矜贵,惟有娘娘的国色天姿能配得上。”
赵德妃扬了扬眉,李婕妤与她一样,皆喜好珍珠,李婕妤这是见挑拨不成,忍痛拿出心头好来了。
荷包中的南珠,颗颗圆润,难得大小皆差不多,皆比拇指还要大些。赵德妃将荷包放在案几上,依旧只微笑吃着茶,绝不多问。李婕妤见状,咬了咬唇,心一横,道;“娘娘,我去过繁英阁,那边打定主意,连着苑囿一并夺了去。以前娘娘管着尚寝局时,从未出过纰漏。大哥经常感激不尽,我也一样,盼着娘娘继续管着尚寝局。”赵德妃端着茶盏,好奇问道:“繁英阁要夺走苑囿?”“江美人的父亲出仕多年,依旧只是个小县令,娘家兄弟则连个功名都没考上。孙儿都已长大,儿子还没个正经差使,一大家子都靠着江父过活。江父已上了年岁,待他眼睛一闭,这一家子要如何过活。”李婕妤目露轻蔑,道:"眼下繁英阁正得宠,娘家兄弟说不定能靠着他得个恩荫。江父升一升,到六部谋个郎中。这虞部的郎中,最合适不过。”虽仅是猜测,李婕妤分析得有几分道理。苑囿出了纰漏,江龄正得宠,眼下是拉扯江家的大好时机。如果换做她,她肯定也会这般做。不过,李婕妤太心急了。
赵德妃面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