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默认
唐宛进了铺子,袁娘子一眼就瞧见了她手里拎的樱桃,眼睛一亮,笑道:“哎哟,这果子可大可新鲜,是从村里买的吗?”唐宛顺手将篮子放在案上,答道:“不是。刚才见着陆军爷,是他给的。”“陆军爷?"袁娘子听了这话,便抬眼往门口望去。果然看到陆铮正骑马离开,只是临去前似乎回头看了好几次。袁娘子想起他今日来店里的事,便道:“陆军爷找东家可是有什么急事?我看他今儿早上来过一趟,下半响又来了一回,后来还专程去找你了吗?”唐宛微微一愣,却没跟她多说,只轻描淡写道:“没什么,只说了些林子那边的事儿。”
袁娘子知道东家的林子是从陆铮那里租下来的,便就没再多想,笑着道:“没什么事儿就好。”
唐宛说话间已经来到后院,贺芷娘正在院中大槐树底下的桌子上记账。她手里拿着睦哥儿给她的细毛笔,一笔一划地写得极仔细。见唐宛进来,她连忙起身:“东家回来了。”“你继续记,不必理会我。”
自从上回跟她说要带她学管账,早食铺子的账本基本上就交给她了。唐睦每日外出摆摊回来得晚,贺芷娘却一直在铺子里,她在早食卖完之后就可以开始清点进账,之后盘点库存,再跟父亲和两位娘子核对一下各人负责的部门,等唐宛回来时,账目已经理得清清楚楚。唐宛只要核实一下金额,再去食房抽查一下就可以了,省下了许多事。见她上手很快,唐宛又让她另起了一本帐,是林场那边的。这段时间支出的账目,包括帮工们的工钱、伙食费、这几日买鸡苗的花销等等,唐宛每日回来就一笔一笔的报给她听,贺芷娘帮着记录。遇到芷娘不会写的字,唐宛便亲自写了,顺便教给她。贺芷娘很是聪慧,从来不需要她教第二遍。唐宛今日一大早便出了门,直到傍晚才回铺子,还没来得及去查看她的大酱。等记好了账,去那两口酱缸边捣腾了好一会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酵,如今这两缸酱的状态已经很不错了。
再过阵子就可以吃了。
待这边鼓捣得差不多,她又去后院拿起弓箭练了一会儿。被改良过的箭靶极为抗造,麦秸拧成的草绳结实牢固,再分别缠上红、蓝、褐三色粗布,细细缠紧,盘起来之后形成自然的三色靶环,既结实又醒目。唐宛抬手搭箭,吐纳间臂膀绷直,弓弦缓缓拉开。伴随一声清脆的破风声,箭矢“嗖"地射出,稳稳扎进草靶。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练习,她十箭之中能有七八箭射中草靶,偶尔也能正中红心。
然而她心里清楚,这点准头若真遇上北狄骑兵,恐怕连拉弓的机会都难有。短时间内指望弓箭护命,怕是未必比得上随身带着一把短刀、匕首来得实在。
可她并没有打算放弃,好的箭术绝非三两日能成。再者,就算不是用来御敌防身,练好了箭术,进山能射中几只兔子、野鸡,想来也是很畅快的体验。她一直练到双臂泛酸,唐睦过来喊她吃夕食时,才放下手。饭后的例行小会上,袁娘子说做包子用的酸菜快要用完了,唐宛便对弟弟道:“睦哥儿明日去葛婶子家问问,看她前阵子腌的那批怎么样了,若是能用了,就请瑞哥哥得空的时候跟你一起搬过来。”酸菜馅儿的包子在早食铺子里一直卖得很稳,它不是最受欢迎的品类,但吃惯了的客人还真的离不得,每日必要买的。唐宛之前还想过,等从葛三娘那边买来的酸菜用完了,可以自己腌制一批,但后来为了店里的各样粥食弄了不少腌菜,还真有些顾不上,加上客人也吃惯了葛婶子的手艺,于是还是从她那边买。葛三娘也因此得了份稳定收益,很是上心。除了自家菜地里的菜蔬,她还另外还买了不少,隔三差五就得忙活一阵,择菜、洗菜、下缸腌制,杂物间的菜坛子摆不下,放了好些在院子里。她原先靠针线补贴家用,帮人做鞋袜、衣服,夜里赶工很是伤眼,如今只靠腌酸菜的收益就能赚得丰厚,收入比往年翻了好几倍。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都精神爽利了许多,面色红润,看上去年轻了不少。
唐睦利索地答应了。
近来记账的事儿逐渐交给芷娘,他这边得了不少空闲,收摊回来就跟着贺山到处跑跑腿。
除了要去葛婶子家运菜坛子,时不时还得往开磨坊的沈爷爷家跑一趟。铺子开张后,各种面食的需求极大,直接买面不合算,如今都是买的粮食送到磨坊里。
磨粉得的麦麸米糠,原先还转手销给别人,自从林子那边的事儿敲定了,这些东西都留下来了,打算之后送到城外去喂鸡。唐宛昨儿做了好些覆盆子酱,今儿这些樱桃却不打算做酱了。这樱桃有大半篮,分给铺子里的几人尝鲜后,依旧余下不少。果子看着鲜红饱满,新鲜得很,且比覆盆子耐放多了,应该还能摆几天,唐宛打算留着直接吃。
尤其在尝过几颗之后,就被那酸甜适口,汁水丰盈的口感迷住了,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一颗,根本停不下来。
做果酱的话,属实有点暴殄天物了。
不过应了陆铮说要做面包,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很早以前就盘算好的了。她勉强也能称得上半个美食主播,美食主播的家里,怎么能没有烤炉呢?砌炉子倒并不很难,唐宛自己就能来,只是之前一直没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