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道谢(1 / 2)

第38章道谢

说起来,今日之事的导火索,还得追溯到陈、周两家纳征那日。那天的纳征礼表面看着平静无波,实则陈文彦吃足了闷亏,原本开门娶妇,变成了上门入赘,苗桂枝和陈文彦母子俩在家百思不得其解,都不知道为什么好端端的一桩喜事,忽然变成了这样。

两人还不知道和合二仙的银器也在周百户那里挂上了号,只满心疑惑,那些掌柜的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跑去了周家。“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多半就是唐家那两个做的好事。”虽然没有任何真凭实据,苗桂枝依旧毫不迟疑地将责任推到唐家头上。不过她不知道的是,这次竞然没有错怪。

陈文彦原本不大相信,可回想纳征那日清晨出发时,在巷子口遇见了那对姐弟,当时唐宛脸上确实浮现了一股若有似无的、让他很是不安的微妙笑意,便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怀疑。

苗桂枝吃了那么大亏,哪肯轻易放下,便是为了给自己解气,也要想方设法给唐家添点儿堵。

可她上次找谭四家的出面,对方却把事儿搞砸了,自然不再指望那妇人。这次她通过自家军田的佃户,找上了他们家的一门亲戚。说起来,佃户家这门亲戚的来历,很久之前,苗桂枝就有所耳闻。这家人在老家时就爱耍些坑蒙拐骗的手段,什么仙人跳、调包计、碰瓷装死,都是常用的伎俩。因为几年前老家遭了洪灾,他们一帮人逃荒北上,到了这兵荒马乱的北境,民风彪悍不好糊弄,这才多少收敛了些,但那一套屏息闭气、装死讹诈的本事却没丢掉。

苗桂枝从前只当新闻来听,这会子忽然想起来,便招来自家佃户细问分明。这才得知,那家的男人只要刻意控制呼吸,一旦躺在地上装死,普通人根本看不出破绽。就算请来大夫或仵作来看,也能糊弄几息时间,当然,经不起长期仔细查验。

苗桂枝一听这手段,心里就有了谋划,开口许了十两银子,让他们去给唐宛的摊子添乱。

这十两银子一出口,两家人都震惊了。

毕竟不久之前,苗桂枝才拿了三十三两银赔给唐家,这事儿不单是榆树巷传遍了,凡是知道这家人的,私底下谁没议论过几句?佃户家自然知道,与他家来往的人家也多少听过几耳朵。

原以为这下子陈家的家底被掏空,没想到纳征礼依旧办得体体面面,那么多东西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抬到望河县去,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如今这苗氏又轻轻松松许出十两银。

这陈家母子俩,家中难道藏了个聚宝盆不成?孤儿寡母的,哪来的这么多钱?

好奇归好奇,佃户扭头将这事儿给自家亲戚说了。十两银子对有钱人家来说,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对怀戎县城外朝不保夕的流民来说,已然是一笔巨款了。

两边一拍即合,那户人家决定全家上阵,只要演一场好戏,就能轻松赚到这笔钱。

为了演技逼真,他们还特意提前捞了一条鲫鱼,放在野地里晾放了三天,臭得蝇虫缭绕,再用石头捣烂用粗布裹了,等买到了唐宛的肉包,吃之前趁人不注意塞一口进嘴里催吐,效果真是立竿见影,那男人当场吐得昏天黑地,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倒在地上装死。

类似的事情他们在老家也是做惯了的,本该十分顺利才对。苗桂枝有那谭四家的前车之鉴,终归还是不放心,这日悄悄换了衣裳,裹了头巾,隐在人群里暗中观察。

先头看到唐宛吃瘪,被这两夫妻拿捏得动弹不得,她心里不知道多痛快,谁曾想多管闲事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苗桂枝见状不对,便想赶紧脱身,不想再待下去。

没想到却被这碰瓷的妇人当场拆穿。

苗桂枝哪里还敢久留?捂紧了帕子低头便想开溜。陆铮见状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也不必出手,只把长剑从鞘中拔出半寸来,苗桂枝顿时走不动了。唐宛冷哼了声,沉声道:“既然人证物证都摆在眼前,就一起去官府走一趟吧。”

今儿的热闹还真是一层叠着一层,围观的人越聚越多,许多人乐意凑热闹,纷纷表示要跟着一同去县衙做个见证。唐宛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胡知县近日沉迷温柔乡,对公事毫无兴趣。平时有人来报案,只要不是人命关天的大案重案,或是有油水可捞的特别案件,他根本懒得亲自过问,往往直接交由负责治安的典史先行处理。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了县衙,典史出面问明了原委,随后返回府衙后院,向胡知县简要汇报,请示判决。

胡知县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耐烦:“既然事情分明,就不必多费唇舌,按律办理便是。”

不多时,典史便回到大堂,代替胡大人宣读判决:“犯民刘三、犯妇赵翠诬告他人、聚众滋事,轻罪未成,依法杖四十,充杂役十日。犯妇苗桂枝,教唆诬告,扰乱营市秩序,主犯加重一等,杖八十,枷示三日。”

判决一出,堂下三人都软了双腿,纷纷跪地哀声求饶。典史宣读完毕,便转身回了后衙,紧接着,便有六名皂隶鱼贯而出,押着三人便要去行刑。

看来,这板子并不打算留着过夜,竟是当场就要打了。这等热闹自然引得不少人跟过去围观。

可唐宛对这种血腥场面没什么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