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汴京市井日常> 第 7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6 章(2 / 3)

的威风荣耀要靠女子的裙带维系,不如不要,到底不牢靠,还得搭上女儿家的一生。

就是嫁高门呢,还可以出来自由走动,何必拘在四四方方的宫门里头。至于元娘,她见识不够,压根没想过这种事。她将字帖端详了片刻,很快抬头,脸上的笑依旧,明明是无辜干净的纯澈笑容,但却有着她自己都察觉不出来的狡黠,“这字帖上的字真好看,不知道我该怎么谢你才好。”

魏观察觉了,但他只是了然,笑容平和如初,甚至试着配合她的话,“皆可。”

他的话有些不按常理,就在元娘微怔时,他浅笑继续,“若是陈小娘子,便是拾一朵花,亦是极好。”

魏观目光灼灼,却并不冒犯,他始终温声轻语。元娘一直知道自己貌美,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目露觊觎的,有满眼惊艳的,更多的是刻意,刻意避开她,说话时脊背都绷着,紧张得不行,这样的人多是少年郎,他们的爱慕炽热又生涩。

魏观不同,他很松弛,不是仪态上的松懈,正正相反,他的言行举止自幼就被严苛教导,行走坐卧的规矩都刻在骨子里,浑然天成,挑不出半点差错,不像一些人,酒过半酣就松松散散。

他对元娘,是恰到好处,进不惹厌,退则有序。元娘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但私心里还是满意的,这样才好照着她想的走。她摒弃心中那微微一点的愉悦,忽而一拊掌,啊了一声,开颜道:“我想到了,别的我不成,但汴京有何好吃的,我却有几分了解,不若你说说有何想吃的,我担保能寻到汴京里味道数一数二的铺子。“正好,还能请你。这回你可莫要私下里结账了,说好是我请你聊表谢意,长此以往,我欠你的岂非如滚雪球,越发多了。到时,还不清可怎么好?”对元娘的最后一句话,魏观未与回应。

无论如何算,终归是他欠她的,谈何还不清。甚至,他巴不得越多越好。婚事的纠葛,魏观并不想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散了。想起已故的陈叔父,不知这些年来,元娘她们受了多少苦楚。念及此,魏观看向元娘的目光愈发柔和,他道:“蜜煎雕花吧。”提起这个,元娘就精神了,眼睛都明亮了两分,凡是和蜜饯、蜜煎、糖煎等等相关的,她悉数在行。因为她最爱吃!元娘兴致勃勃开始介绍,眉眼间神采飞扬,是满街熙攘里独一份的自信明媚。

在这一刻,连魏观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要说蜜煎雕花,最好的当属金梁桥刘家,但他们家别的就不大成,而通济坊杨四店则处处在行,糖蜜花果、咸酸劝酒都不错,甚至连四司六局里的蜜饯局,有时都要到他家采买些宫里没有的。

“但他家正是太全了,样样皆好吃,蜜煎雕花好看,却做不到滋味最好。金梁桥刘家的蜜煎雕花方子全是祖传的,尤其是雕花梅球儿,形似梅花,非但好吃,还赏心悦目。”

元娘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将各家的优劣皆说了。最后,她小心巴望了眼魏观,“你,想要去哪家?”金梁桥和新郑门在一条路上,而通济坊则是另一个方向,若是想在天色暗前回到三及第巷,通济坊和新郑门是无法兼顾的。她是在隐晦的问他,要不要同路而行。

端看他自己的决断。

魏观毫无犹豫,“金梁桥刘家吧,我许久未去了。”元娘讶然,好奇道:“我以为这样偏的小店,你不会知道,那我方才岂非班门弄斧?”

“怎会。”魏观温声回应,眼里还带点怀念,“我对汴京许多店家并不了解,金梁桥刘家……是昔年我父亲在任上时,一位叔父告诉我的,他应允,待他回汴京就给我带金梁桥刘家的蜜煎雕花,说那是整个汴京味道最好的。“没成想,我父亲先行回汴京,我那时年岁不大,没忍住好奇,自己去了。”

魏观声音轻缓,音色徐徐,十分悦耳,元娘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情绪中。她忍不住追问,“然后呢?”

“很好吃。"魏观垂眸,掩去眼里异样的情愫,对着元娘如平常一般,微笑着,“的确是汴京滋味最好的,我吃过许多席面,头一道往往都是蜜煎,但都不及它。”

元娘很敏锐的察觉到,魏观在答非所问,但他既然转了话头,想来是有不能为人道的事。元娘自忖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才不会为了一己好奇之心,非要道问人家不愿开口的隐秘。

所以元娘指着路边的馒头,忽然兴奋道:“过几日就是大寒食,前一日要做枣锢飞燕,我最喜欢吃这个了。从前不在汴京时,我家日子过得并不算好,但每逢炊熟这日,阿奶会依从汴京的习俗,用柳条串起枣锢飞燕,挂在门头上,可好看了,为此阿奶还没少吵架。

“但我喜欢也不是因为味道好,孩童时候,但凡做成禽兽花卉的点心,都会被吸引住。多年吃下来,就成了习惯。”元娘有意略过之前的事不提,也因此,她错过了魏观望着她的复杂目光。那个与魏观说金梁桥刘家蜜煎雕花的,正是元娘的父亲。但他始终未曾践诺,未曾想,机缘巧合下,竞是元娘带他去。说起枣锢飞燕,元娘又顺带讲起清明,她爹的墓不在汴京,不用出城扫。元娘说她还没买到过清明时候,郊外卖的门外土仪,年年都有看到,但没去郊夕就买不到,还好徐承儿答应今年出城扫墓时给她带回来。提起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