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彪悍女在七零> 手底下的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手底下的兵(1 / 3)

第107章手底下的兵

红石山大队第三小队有一户姓孙的人家,家里头夫妻两口子过日子,结婚得有七八年了,也没个孩子,前段时间才说要抱养一个回来,让靠谱的人帮着打听着,说是想要个小子,不过一时半会没寻到合适的。某一天,孙家的男人忽然就喝了盐卤,一命鸣呼了。孙家这男人,虽然沉默寡言的,属于一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的人物,但人脾气好,很勤快,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干,平时见人也客客气气的,绝对不是能寻死觅活的人。于是村里就有传言,说是孙家媳妇在外面有人了,所以把孙家男人害死的。

不过,这种传言也就是说说罢了,孙家爹妈都没了,也没啥实在亲戚能给出头,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太太讲述完了,到底有些不甘心,“我也不信孙家那孩子能喝盐卤把自己药死,他死的前一天还来家里问我孩子的事儿呢,说是不着急,让我给寻个根子好的孩子。”

颜红旗听完后,若有所思,又问了些细节。老太太想答话,但听见孙媳妇那一声声的假咳嗽,却又迟疑了。颜红旗本来没搭理这位大着肚子的女同志,可她一次又一次地阻扰,就让颜红旗十分不满了,她转过头去,目光锐利地盯过去,那女同志怔愣一瞬后,立时瑟缩地低下了头。

老太太自问还没到老糊涂的程度,被个小辈三番五次的提醒,饶是怀了重孙子的孙媳妇,也挺不高兴的,这会儿乐意看她吃瘪。解答了颜红旗的问题后,又说道:

“在农村,哪年不出个一两次喝盐卤寻死的事儿?人寻死总得有个原因啊,要么是跟家里人吵架了,要不就是有啥想不开的事儿,钻了牛角尖,可孙家那媳妇说,她跟孙家那小子好好的,啥时候都没有,这不是怪事了吗,说不通吸对不对?从看见孙家那小子尸首开始,我这几天晚上就都睡不好,老感觉他在跟我说,他不是自己想死的,他死得冤。”

颜红旗若有所思。

孙媳妇不敢再提醒老太太,但眼神里充满着不赞同,好像在说:你管别人家的闲事干嘛,这么胡说八道的,惹出事来就麻烦了。老太太说完了想说的,心里头痛快了,但又马上找补:“公安同志,我就是自己没事瞎寻思的,就是觉得孙家那小子年纪轻轻就没了,太可惜了,你就当我瞎说,别把我说的放在心上哈。”

颜红旗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么一会功夫,她已经掰出来不少玉米棒子,大大减轻了老太太的工作量,她挺不好意思的,“怪不好意思的,让您这大领导给干活来了。”

颜红旗笑:“顺手的事儿。"她去年在杨木大队干过不少农活,不过干的都是扬场这样的体力活。掰棒子对她来说,极为简单,只是手掌心心和手指头被玉米叶子剌得,有些火辣辣地疼。

她站起来,招呼何同志,“休息好了吗?咱们走吧。”何同志胳膊疼、腿也疼,就想坐在这里,哪儿都不去才好,但没办法,工作还没做完呢,他按着大腿站起来,疲惫地牵动嘴角,“走吧。”路上,也跟了听了孙姓男人故事的何同志好奇地问:“颜所长,孙家的事情,你会管吗?”

颜红旗隔了一会儿才回答,“既然群众提出异议,我们派出所就应该介入,到底是条人命,总要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行。”何同志舒口气,说:“听老太太讲的那些,我都听出了很多不对劲儿的地方,颜所长肯定也听出来了。”

是啊,那么多的疑点。一个人去世了,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以自杀的名头下葬了。可怕的是,在农村,这种情况很普遍。那些喝卤水的、上吊的,跳河自杀的,真的都是自杀的吗?剩下的路程中,颜红旗很沉默,一直在思考着问题,何同志也没打扰他。越是距离燕市越近,路面就更平整些,偶尔看见拉着沙石、木料的拖拉机和牛车从身边经过。

那都是奔着燕清水库去的。

很快,就到达了燕水镇。

这里原本是临水公社政府所在地,行政划分的时候,划到了燕水镇的范围内,后来经过考察,觉得这里适合作为一镇公署的所在地,于是这里就成了燕水镇的中心枢纽。这边的经济情况本来就比更北边的顺昌公社要强得多,所以这边的街道和街道两旁的建筑,也要气派一些。格局却和顺昌公社差不多,中间一条主道,主要的政府机构和公家单位都在道路两边矗立着。

大街上,人来人往,人们身上的补丁也相对少些,精神面貌也都不错。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何同志的精神头也上了来了,兴致勃勃地给颜红旗介绍着镇上的情况。

忽然,身后“突突突"的声音,回头去看,就见一辆跨斗摩托极速驶来,带起来一大股子黄土。

这种跨斗摩托在当地叫垮(kua三声)子,县公安局有几辆,警察们外出公干的时候,经常骑着去,十分叫人艳羡。眼前着那辆摩托驶入其中的一个大院子里。何同志被黄土呛到,“咳咳"咳嗽了几声,擦了擦鼻子边上的灰尘,指着那两人消失的方向说:“那边就是镇政府大院了。”镇派出所还没有单独的办公地,暂时先在镇政府办公。镇政府的格局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大的院子,几排平房。院子里放着自行车,还有马、牛、骆驼这些交通工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