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111章 鹬蚌相争!楚王得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鹬蚌相争!楚王得利!(1 / 2)

【次日。】

【长安城墙上。】

【褚遂良等人得知黄巢派人前来要议谈诏安之事,顿感吃惊。】

【而后,赶忙派人到太极宫里,禀告唐承宗。】

【唐承宗知晓此事后,嗤之以鼻,本想干脆利落的拒绝,但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便同意此事。】【随后,张柬之与何军师几人就经过吊篮,入了长安内。】

【不远处的黄巢见状,在心中暗暗祈祷他们一行人顺利。】

【因为只要此行顺利,他便可利用长安之粮,溜之大吉,重回生机。】

【一阵过后。】

【太极殿内。】

【各大臣都庄严肃穆,静待黄巢使者。】

【“陛下,黄巢贼首的使者到。”】

【张柬之等人微微鞠躬,以示尊敬:“我等拜见陛下。”】

【从来没见过皇帝的何军师,偷偷打量着唐承宗,心想,原来帝王相是如此啊。】

【唐承宗先来个下马威,面容严肃,眼中杀意时隐时现,帝王之威展示的淋漓尽致,当众赫道:“尔等好大的胆子啊!”】

【“不仅敢助纣为虐!!”】

【“还敢踏入皇宫,为黄巢贼首当说客。”】

【“真不怕朕下旨,诛尔等三族!?!”】

【张柬之面色不变,口中服软:“陛下,我等也只是被逼无奈。”】

【闻言,唐承宗似笑非笑,打量了他一眼,说道:“哦?!这么说,你们是心向大唐了。”】【张柬之信誓旦旦的说道:“陛下,这是自然的。”】

【“我等一直是忠于大唐。”】

【“一直是大唐子民。”】

【他这话其实没问题,是忠于楚王的大唐。】

【唐承宗越感到意外,因为事情想的跟他的出入有点不一样,但不过,正好可以用来办点事。】【“朕听起来,觉得有点假。”】

【“但不过,只要你们替朕做了一件事,朕便信了。”】

【张柬之泰然自若,接下话来:“陛下,所为何事?”】

【唐承宗眼中精芒一闪,郑重其事的讲道:“这件事是,只要尔等投入大唐,作为朕的细作,里应外合,除掉黄巢这个贼首。”】

【“朕,定会给予尔等高官厚禄。”】

【“甚至未来可让尔等担任太子太师等官职。”】

【他那时改变主意的,就是这个反其道而行。】

【收编了黄巢贼首使者,让他们作为长安内应,除掉黄巢。】

【然后,再把黄巢手底下的兵力也收编了。】

【这样长安兵力就会大增,从而抵御住楚王的进攻,把皇位再度牢牢攥住在手中。】

【众大臣一听此言,陛下真是开出了一个高价的筹码啊。】

【而面对这个,张柬之不慌不忙,因为他早预料到了,已有了对策。】

【再者,哪怕他没有猜到,也不会同意此事的。】

【毕竟,唐承宗的为人他可看得太透了。】

【用完他们后,肯定是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随即,毕恭毕敬地答复道:“陛下,我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唐承宗怔然了,他没有料到此事会如此顺利。】

【何军师听此,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是真没想到,张柬之会答应的如此爽快。】

【其实,张柬之答应如此之快。】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从来不是借粮,也不是归心于唐承宗。】

【而是尽量去创造一个好时机。】

【让楚王不费太多力气就可夺下长安的妙机。】

【这样他的功劳,才会在未来的新朝上,占据不小的话语权。】

【这便是他的野心。】

【缓过来后,唐承宗微微眯起,起疑心,觉得有诈:“尔等答应如此爽快!?”】

【张柬之改了措辞,以臣等替换我等,表示自己归属于大唐:“陛下,臣等这是识时务为俊杰,了表衷心啊。”】

【“毕竟黄巢贼子眼看已然是走投无路,臣等想活命,只能是投入陛下,再续生机。”】

【“再者,陛下如此许诺。”】

【“臣等若拒绝了,那岂不是显示臣等买椟还珠,鼠目寸光啊!”】

【唐承宗感慨一句:“你是个聪明人!”】

【“若满朝文武有尔等这智慧,我朝岂会落得如此地步。”】

【此话一出,除了想断了他的后路,想让他作为孤臣,也想让他尽心为他办事,毕竟士为知己者死。】【诸多大臣听此,颇为心寒。】

【接下来,不少大臣更是把冷眼投放在了张柬之的身上。】

【对此,张柬之内心里不动于衷,因为后面都要直接掀桌子了,谁跟你玩这一套。】

【当然,表面上戏精附体,感激流涕:“臣受陛下如此厚重,臣定会替陛下除掉黄巢这个大逆不道的恶贼。”】

【“若做不到,臣等死无葬身之地!!!”】

【唐承宗见自己一招帝王心术后,顺利把他收下当狗使,也是开心至极:“好!好!好!”】【后来,他们开始商议除掉黄巢的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