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102章 不想背锅的李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不想背锅的李宽!(1 / 2)

看到这,李承乾一怔一怔的,尔后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的啊!

按这样说,黄巢当面称帝,确实会让那时的我咽不下那一口气。

会下旨让潼关守将出城剿灭。

不然人人都这样效仿,大唐君威何在?!

李宽一瞅见张柬之这个字眼,哑然失笑。

这也太凑巧了吧!?

呵呵!这背后算计之人该不会真是……我?!

李泰小眼睛微微睁大些许,明亮的光在闪烁,脑中有所明悟。

这一招、这一招真毒啊!

或许以后我也可用这一招。

而李治则有点不懂。

他不懂为什么他们就肯定唐承宗会让潼关守将出兵征战呢?!

要知道唐承宗明知道对他不利,那还会令将领出城而战吗?!

退一步来讲,哪怕唐承宗要硬要这样,但褚遂良等各位大臣会不懂这个风险吗?!不懂得劝诫?!毕竟一旦潼关没了天险,贼军一旦获胜,就会倾城而入,直逼长安。

那这样,唐承宗就会成为亡国之君了。

唐承宗真的愿意以这样的结果来赌吗!?

至于李世民,打从看到称帝这个词时,他的情绪就有点不对劲,脸格外的阴沉。

内心的怒火更是在一步一步堆积起来。

宛如死火山,时刻惊天动地的迸发出来。

他周遭的空气似快要凝固了,似要滴水化冰了,非常窒息!!

众大臣也洞悉了他的情绪,纷纷低头,不敢说话。

【楚王府。】

【月光皎皎。】

【烛火轻摇。】

【楚王半眯着眼睛,坐在扶椅上,手指时不时敲击着扶手,一言不发,如同睡虎。】

【薛元超几人互相瞧着对方,眼中透着些许好奇,他们在惊奇着他的举动。】

【因为他把他们叫过来后,却一言不发,似在等什么的?!】

【“你知道殿下的这个举动吗?是有什么大事要说吗?”】

【“不知道呀!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我也不清楚。”】

【“难道是说上次那事?”】

【“哦这也是有可能。”】

【狄仁杰他们挤眉弄眼的,在用眼神进行交流。】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叩叩叩~”敲门声在寂静的夜,回响着。】

【“终于是等到了。”】

【楚王猛地睁眼,那眼在烛光中格外通亮。】

【众人则困惑,等到了什么?】

【“进。”】

【薛仁贵打开了门,走了进去,随后呈了一封密信于目前。】

【“殿下,这是密信。”】

【楚王微微颔首,打开来看,入目第一眼,就是:“事已办妥!王可趁机而动。”】

【“哈哈哈,你们看。”】

【满脸疑惑的他们,拿起密信一观。】

【不一会儿,他们才真正了解了整个事情的脉络。】

【“原来如此,孟将这下立了大功了。”】

【“是啊!这一下我们若起兵伐之,那趁着黄巢称帝,潼关大开,直驱长安,便能必胜无疑啊。”】【狄仁杰对此也笑了笑,但语气中带着丝丝抱怨:“殿下,这是好事啊,可为何不跟我们说啊,我们好歹有心理准备啊。”】

【楚王可不想背锅,反手直接把张柬之给卖了:“哎,这可怨不得我了。”】

【“柬之让我不说的。”】

【“他说,要是没完成,那岂不是丢脸了。”】

【“等完成了,再来通报。”】

【跟张柬之交情颇深的狄仁杰,哭笑不得:“孟将兄,这。”】

【薛元超打趣道:“孟将兄有此举,是怀英你给的压力大了啊。”】

【狄仁杰汗颜道:“你可别打趣我了。”】

【楚王抛出议题:“好了好了,该商议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薛元超沉吟道:“既然如此,现在我们该发动兵马了。”】

【狄仁杰先吟一句作为开头语:“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草木不争高,争的是生生不息。”】【“我倒是觉得先不必着急。”】

【楚王沉默一下,望向他,叩问道:“怀英你的意思是?”】

【狄仁杰:“殿下,我的意思是先把定州安顿好,不急于发兵。”】

【楚王眉头一挑:“哦?!”】

【狄仁杰见他们齐刷刷看过来,定了定神,正色道:“我的意思是这样。”】

【“其一,定州作为我们的大本营,必须先安顿好,将来才可,进可攻,退可守,确保万无一失。”】【“其二,待黄巢围攻潼关时,我们便可举大旗,打着救驾的名号,化定州兵戈,直接不费一兵一卒,掌控定州兵权。”】

【“当然,得先把定州将领与官员拉拢一批,杀一批。”】

【“其三,掌握定州兵权之前,可先派殿下的精锐骑兵,先行一步,赴赶潼关。”】

【“待黄巢起义军与潼关守军两败俱伤后。”】

【“我等骑兵便可直破两军,轻取潼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