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太子登基后所造成的混乱、儿子们的手足相残以及玄武门之事再次发生!】
【李世民盯上了,还处于楚王时期的天君皇帝。】
【把楚王府的将领、谋士、幕僚纷纷调去别处。】
【只余薛仁贵、薛元超、裴行俭等人。】
【就连府兵也调走众多。】
【最终,楚王府中只剩下八十人可战之士。】
【这八十人,还是李世民为了保楚王平日安危才留的。】
【不然恐怕会一削再削,只剩十来人。】
这个合理!
一般情况来讲,剩下八十人,楚王是闹不出什么风浪的。
李世民微微颔首。
【见到这种局面,太子李治放心了,心情更是大好起来!】
【因为八百人还怕出事,可单单八十人,那是一点事也不可能出。】
李治看见这个,嘴角扯了扯。
榆木脑袋啊!
你这时候放松干嘛。
都要熬到登基了。
你不会继续派人盯着楚王府的一举一动。
他在心中,大骂未来的自己,愚蠢至极。
【当然,李世民为了未来不让李治登基后杀李宽等人。】
【直接把天君皇帝、李治等儿子叫到皇宫来。】
【强调“誓不沾自家人的血”,饮血立誓!】
【李治等人也照做了!】
【此事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饮血立誓”的典故。】
看到这,李世民很满意未来自己做的事。
他为了不让儿子自相残杀,可所谓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连饮血立誓都做了。
可后面却还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一想到这,他脸色阴沉,又剜了一眼李宽。
立誓有个屁用!
个个都不遵守!!!
【接下来的数月里,李世民病情突然加重,时好时坏。】
【李世民生感时日无多,开始分割兵权。】
【太子李治至此,开始了掌兵。】
【最终,拥有三千兵。】
【同时,让李恪等儿子离开都城,前往封地!】
【自然,楚王被留下了。】
【因为楚王在封地的威胁,比在长安楚王府的威胁大数十倍!】
唉,贞观二十三年,就是朕的死期吗?!
得知还剩下六年时光会死,李世民心情复杂了,五味杂陈了。
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大理寺狱李承乾,亦是如此。
六年?!六年?!
哈哈哈!
我真是愚蠢!
再熬六年多好啊。
李泰等人也是很吃惊。
父皇只剩下六年的光景。
李治则对那时的自己无语了。
拥有三千兵啊!
这能输?!
这搞什么鬼啊!
房玄龄等众人跟随李世民的大臣,心情也是沉重。
陛下,陛下,只剩下六年的寿命了。
【在四月份时。】
【楚王早些年派出到太子府上的细作听到了一份密谈!】
【这份密谈讲述的是,长孙无忌在劝李治登基后下手处掉对皇位威胁最大的楚王,也就是天君皇帝。】
【长孙无忌更是以数点合理的理由,说动了李治。】
【让李治下定决心,打算除掉楚王。】
长孙无忌见状,一脸铁青。
这就曝光了?!!
让我怎么给陛下交代啊!
李治扶额无奈。
舅舅啊,你这是害苦了我啊。
李世民愤怒不已,骇人的气势汹汹而现:“雉奴!!!”
这声音,似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王之声,令在场之人不寒而栗。
李治立即打了个激灵,爬到了他的脚边,叩头,应声道:“父皇,儿臣在。”
那个时候,他额头一直一直冒汗,心脏怦怦跳,紧张的不行。
李世民用力踹了一脚,把他踹倒在地上,随后,用恨铁不成钢的言语,怒斥道:“听无忌的,什么都听无忌的。”
“咋不听你父皇我的话。”
“让你不杀老二,你还要杀。”
“等会再收拾你。”
被踹倒地的李治,也不敢反驳,只能灰溜溜的又爬回原位了。
李世民一看,心情更不爽了。
这是我的儿子!
懦弱至极,一点也不像我!!
此刻,李泰看到李治这种遭遇,内心窃笑。
九弟,你是活该被父皇这样踹。
李恪心里也有点爽然。
这一刻,李世民也指着一名内侍,吩咐道:“你去,叫司徒过来。”
“是,陛下。”
完后,继续看起来。
【楚王得知后,勃然大怒。】
【接下来,更是怒说,吾都这么让着你了,却还要吾命!】
【果然,不可寄命于他人之手!】
【这是你逼我的!!!】
【随即,楚王偷偷召集幕僚,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紧接着,楚王把密信之事,告诉了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