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有些不耐烦地转头,结果一扭身,低头看到景象的刹那,就是一身惨呼。
不知道什么时候,贾宝玉居然摔倒在地上。
王夫人是又气又急。
这贾环中举,要你起什么劲儿啊?
倒是赵姨娘,斜眼乜了贾宝玉一眼,心底轻啐一口。
晦气玩意儿。
大好的日子,本该是高高兴兴迎接环哥儿回来的。
结果就在这会儿,贾宝玉愣是又博人眼球,把众人的眼光都吸引过去了。
衙署囗。
郑启州中举了。
只是名次不高。
乡试第二十四位,属于乡试副榜的名次。
对于郑启州而言,他对于这个名次并不算满意,其中也不乏有着因为除此进京赶考,所以被高门权贵迷了眼,一时之间影响了考试的心态。
但是在旁人来看,郑启州这个名次,却已经不是一般的好了。
要知道,郑启州如今才多大,却已经中举,且还是乡试榜文上的第二十四位,便是放在整个秋闱当中,那也是中等档次的了。
这般成绩,属实可以称得上是一句少年英才。
至于贾环么………
眼下衙署榜文旁的众人,纵算是名落孙山之辈,此刻都不着痕迹地看向贾环,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位不同凡响的解元公。
有人私下里嘀咕着,给自己没考上解元找借口。
要么说贾环能考上解元呢。
人出自荣国公府府邸这般四王八公的高门大户,年纪轻轻更是四品将军分门别立。
更别说贾环做下的事情,桩桩件件,别说是这个年纪的人难做出来,便是放在那些见多了世事沉浮的耄耋老人,他们也做不到这般成绩。
有这般人才在……他们当不上解元,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儿。
这般想着,他们心中也就释然起来,转而就理所应当。
此刻,郑启州在原地斟酌思忖良久,上前一步,看向贾环的目光中带着深深的羡艳。
只是他目光清正,虽然羡慕,但却没有嫉恨之意,反而真心实意向贾环道喜恭贺,说起自己的名次时,虽然表情还有些失落,但此刻却已经振作精神,对着贾环便道:
“环兄,此番秋闱,中第名次尚且不论,最重要的是,我发觉我心性尚未成熟。或许是曾经太过顺风顺水,以至于时至今日,我略微经受挫折,便险些一蹶不振,钻了牛角尖。”
“如今秋闱中举,名次不高,我便想着,趁此机会,游历大乾江山,经历世情拷问,借此磨炼心性。如今一时之慢,是为了今后之道途走的更远。”
说到这里,郑启州微微一笑,居然朗笑出声:
“环兄,你虽然中了解元,但愚弟可在后头跟着你啊。”
贾环此刻的眼神,也带了几分真诚。
虽说他和郑启州相处时间不久,但对于郑启州的印象倒是不错,听到郑启州此刻的话,他便也笑着开囗:
“那便祝启弟此行……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郑启州哈哈大笑出声:
“环兄,此话应当是我对你说才是。明日可就是鹿鸣宴,到时候,我还想要留在京城几日,见你穿戴“雀顶蓝袍’赴宴。只可惜,环兄吟诵《鹿鸣》诗的画面,我是不能亲眼瞧见了。”
将军府。
伴随着贾环中举,还中的是解元的消息传来,整个将军府就陷入到极其忙碌的状态当中。
只见庭前门客迎来送往,将军府的婆子、丫鬟、小厮,那腰杆子都是挺得足足的,下巴微微抬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来,不至于盛气凌人,但也有着将军府该有的尊贵和体面。
如今府里头的大小主子,还有晴雯姑娘和香菱姑娘可都是耳提命面了,眼下将军府是愈发不普通起来。谁家四品的奉恩将军,似环三爷一般年纪轻轻中了解元?
如今便是傻子也算是知道了,若是将来没有差池,环三爷将来说不准还别有一番造化呢,将军府的仆役们办事儿是愈发上心了。
主家有面儿,他们下边人办事,那走出去都是挺直腰杆子,能被外边人礼待几分。
原先环三爷虽说是四品奉恩将军,但到底是从荣国公府的根子里出来,京城一些清贵人家,私下里还不知道怎么眼热埋汰呢。
可是如今呢?
谁能说,解元老爷不清贵?
香菱和晴雯刚开始是高兴,后边就是来不及高兴了,跟着赵姨娘,开始帮忙处理操持府里头的事儿。如今贾环尚未娶妻,府里头没有高门大户的当家太太,不过好在贾环如今还未入朝为官,没有那种夫人外交,如今应对一下旁人,依照她们三人锻炼出来的手腕,倒也是绰绰有余。
就像是现在,顺天府的官吏,特地一路从正街上过来,带着仪仗,送了带有“文魁”的匾额。这匾额似乎是早早做好的,贾环瞧见了,有些怀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积年就在那放着,只等着京城什么时候出一个解元,便依着往年的例子送过去。
不过嘛……
瞧着满府上下,还有晴雯香菱欢喜无限的样子,贾环也笑了,转而就把这话给吞到肚子里,不吱声了。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