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资本做局(2 / 4)

观光收尾。

这个文旅手账最初的定义只是周边,所谓的文旅只是粉丝来看爱豆后的顺节。

那所谓的文旅热度,也只不过是局限在粉丝的圈子里。只不过后来秦黛雅的这个设计,被金陵文旅看上并做出了调整。所以才有了现在赛文婷在金陵的这一融合版。甚至后来这种模式还反过来影响到了南朝节目组,对闪闪在霓虹演唱会的设计。

前者与后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做出来的产品。如此一来自然会在呈现效果上有所不同。何况退一万步讲,就算秦黛雅打从一开始就有了现在这种制作思路,她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有多大机会在汉城版上拿出金陵和东都两版的宣传效果。

金陵版和东都版,为什么能做出那种爱豆融入当地的烟火气。本质上是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有着足够的文化底蕴。秦黛雅只需要从中提取出一部分比较标志性的东西,就可以做到很好的眼神。

但问题是这样的模式在南朝是不适用的。

举个例子,亚洲人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去南朝旅游?是因为他们的偶像文化,以及当地以韩系服饰为首的一系列免税购物体系。抛开年轻人追星不谈,就是放到那些喜欢四处旅游的中老年人身上,也没有多少人是真的去南朝"旅游"的。

旅行社给南朝旅行的定位标语是什么。

南朝购物团。

购物团,这个设定放在东煌国内的旅游团上,绝对是那种大家最反感的类型。

但为什么放在南朝这个国家身上,就能够成为吸引人的宣传标语。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去南朝旅游就是去购物的。说句不好听的,给南朝做什么文旅宣传,都不如在旅游手册上,多印几张免税的打折券。

说句不好听的外国人去南朝的目的真的非常好总结。购物,追星,整容。

后者肯定不适合拿来宣传,而前两者也确实很难再在本就以爱豆为媒介的文旅手账上做出什么新意。

她总不可能在文旅手账上拍爱豆购物,让爱豆去当什么商场一日导购吧。她承认自己在汉城版本的文旅手账上有些许不足,甚至很多地方都套用了她当初给赛文婷准备的模板/

但她也不认为自己能在汉城版做出什么更亮眼的设计。是可能有人会说霓虹国那边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问题是人家的二次元文化并没有与偶像文化冲突。甚至Kpop的偶像文化本就是模仿霓虹偶像衍生出来的结果。汉城版做不出文化融合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用偶像和购物,去宣传偶像和购物。

但到了霓虹国,却可以用偶像来宣传那些二次元文化。当然南朝这边也有在传播力度上可以与霓虹动漫相抗衡的韩剧。但问题是韩剧和霓虹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就是霓虹动漫虽然是虚幻的二次元世界,但人家却在霓虹现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实地取景。

就比如一直被90后视作霓虹国动漫白月光的数码宝贝,就包含了很多可以供观众进行"胜地巡礼"的场景。

还有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等体育运动番。

人家的制作虽然是想象,但却制作了很多虚拟世界与现实相结合的桥段。以至于当很多看过动漫的游客抵达霓虹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动漫世界的感受。

这就是霓虹国文旅的优势。

在这一点上,东煌考的是数千年的历史人文底蕴,而霓虹国靠的则是现代的"二创"。

但这两点在南朝这个国家都无法适用。

它们没有东煌那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也没有霓虹国独具特色的二次元二创。然后就更不用说东煌那种只有在幅员辽阔的大国,才能具备的丰富地貌。在这一点上南朝的文旅优势甚至不如同样是小国的霓虹。人家虽然同于昂国土面积不大,但太平洋地震带,以及富士山所带来的地貌,也远远不是南朝所能比拟的。

这是基础条件上的落差。

韩剧这条赛道虽然同样具有宣传效果,却也存在明显的受众局限。就算抛开二次元针对男女不同受众的多种主题,就单说两者在与文旅结合上的差异也是个大问题。

霓虹的二次元虽然是想象的,但人家通过实地取景给到了大众一种跨越时空的穿越感。

可韩剧呢,虽说是现实,且拍出来的效果也很精致。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韩剧里的精致却不能具象化到现实。韩剧里的南朝是时尚与现代的聚合,但若是到了现实,没有了韩剧滤镜和故事情节的美化,南朝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是真的会给到游客一种"城乡结合部"的心心理落差。

用秦黛雅的话说,要不是没有爱豆和免税购物的优势,东煌游客都不如去东煌松江的朝鲜族自治区。

起码人家那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更符合东煌人对现代城市的标准。至少秦黛雅完全没有办法在这方面做什么美化。在她的概念里,南朝文旅做再多的宣传,可能都不如那些免税店,在窗户上多贴几个"打骨折"的折扣,来得更有意义。文旅的要素就这么几样。

自然风光,饮食文化,人文特色以及娱乐购物场所。亚洲文旅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就是东亚三国的游客。可在秦黛雅看来,南朝国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