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好玩啦。”
孩子们七嘴八舌,一会就说出来十几条,田园总结,“所以,石头也有石头的好,对不对?”
她从石头,讲到人类的劳动力,“石头硬邦邦的,有很多坏处,不过呢,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总是能发现它有用的地方来进行利用,就像你们说的,把石头打磨成规整的形状,造桥铺路修房子。”孩子们又有话说,“可是打石头真的很累,我哥说,咱们造家属院的时候,所有大人每天都弄灰白砖,打石头铺路,那么大的石镐天天敲,可累了,晚上大家都疼得睡不着觉。”
这又是另一个问题,田园点头,“是的,打石头很累,那是因为我们工具太简单,只靠个人的力量来打磨石头,就是会很辛苦,不过这都是暂时的,我们国家呢,有无数的人在进行研究,在以后,我们可以做出来石头切割机,大型挖掘机,用它们来进行辅助工作,就会简单很多。”有孩子举手,“我知道挖掘机,报纸上写过,有大大的挖斗,能挖起来和我这么的的石头,可是现在我们没有。”
立即有孩子好奇,“老师,我们可以造出来挖掘机吗?”田园非常肯定,“当然,挖掘机是非常厉害的工程车,修桥铺路搞建设,它能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可是有那些研究员同志不断研究,还有等你们长大了也能参与研究,以后,咱们一定会有挖掘机的。”她举例子,“就像是拖拉机,以前呢,咱们国家,只有普通的平地拖拉机,进行抽水灌溉时,只有平坦的地方才能满足要求,那些山地,就只能靠人工担水。”
田园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拖拉机,然后对比着她,画了个更小更矮的拖拉机,“可是现在,经过机械厂那些工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已经有了山地拖拉机,它非常厉害,小巧灵活,即使有些陡峭的山地,也能来去自如,有了它,就能多收获很多粮食,你们说厉害不厉害?”“哇,好厉害啊。”
“在山地都能开的车。”
“等我长大了,我就研究挖掘机,到时候不管多大的时候,它都能给挖起来!”
“那我研究切割机,这样大家再也不用打石头,咔咔咔一切,石头就切好啦。”
田园给孩子们鼓励,“好,老师看好你们,不过要想做好研究,就要先学好知识,来,我们再把石′这个字复习一下。”方东晓想,如果她小时候跟着田老师学过这两个字,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原来,这就是田老师所说的参与感。
参与感,就是并不把这些学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而是弯下腰,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
她心底有说不出的东西在蔓延,转头见廉惠民拿着一只铅笔,一笔一划跟着田老师在写′石',他写完,手上不停,又开始速写田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你干嘛,不是说好的,咱们就当两个学生,体验育红班孩子们的生活。廉惠民伸手抵一下眼镜,“可是,她讲得很好。”是啊,她讲得很好。
方东晓看着这简陋的教室,看着上面恬淡宁静的田老师,和底下兴奋欢乐的学生,忍不住重复在心底重复这一句话,她讲得很好。不知不觉间,方东晓察觉出她心里蔓延的东西了,那是触动,她当报社记者多年,见惯人生百态,亲自经历过那些动乱和浮躁,她能感觉到自己心底的麻木,她是记者,却丝毫没有言论自由,这种被扼住口舌的感觉,如鲠在喉。有时候,她会觉得,这个社会没救了,前方毫无光明。可是今天,她觉得自己错了,她在田老师身上,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最开始领导让她报道爱国,她心底不以为然,爱国的口号,她见得多,听得更多,振臂高呼一声,好像自己就是爱国人士,真正做到爱国的,有几个呢。可是今天,她真真正正感觉到了爱国,从他们来到这里,老师们句句没说爱国,孩子们也不会把爱国挂在嘴边,可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说爱国。她想,田老师教的,好像并不是知识。
是希望。
她转身,把廉惠民手里的铅笔拿下来,“不写了,咱们今天就当两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