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六五(2 / 3)

很新鲜。这个,罗鸿知道一点:“考察团特别多。”既然来了,全聚德烤鸭不得不尝。

刘银凤:“就跟上回那些华侨一样?”

罗新民平常读书看报,说:“上回那都是来投资的外商,这回不一样,不是还有个文化交流团嘛,要办什么演奏会的?”一家四口连个会吹口琴的都没有,演奏会这种东西压根听不懂,更别提花时间去关注,你看我我看你耸耸肩,还是更关心店里的新变化。刘银凤文化程度不高,看着墙上新刷的标语说:“它这拼音拼得也不对呀。”

罗雁一看:“不是拼音,是英语欢迎来北京玩儿的意思。”怪不得,刘银凤寻思怎么可能还有人比自己没文化还这么大剌剌地摆出来,说:“今年外国人是多。”

比起改革开放前已经算是人山人海。

一家四口就着这些有一搭没一搭的话下饭,吃完父母去搭公交回家,兄妹俩慢慢地骑车。

本来他俩应该是比较慢的,结果居然比父母先到,两个人手一摊,跟黄来顺说:“你得等会才能吃上鸭屁股了。”

一说吃的黄来顺特别聪明,趴着静静地等。夫妻俩还没到院门口它就知道,猛地往外蹿。黑灯瞎火的,刘银凤还以为是黄皮子之类的,险些被它吓一跳,捂着胸口:“你怎么出来的?我没锁门吗?"<1怎么会没锁门,罗新民:“肯定是孩子到家了。”看看人家这两个轮子快的,刘银凤进屋先把给黄来顺带的宵夜放它碗里,一边说:“东四大街堵得太不像话了,现在街上人真是多,怎么快九点还这么热闹。”

五月份正是大家夜里爱出门的好季节,罗雁:“有时候坐车的都不如走路快。”

可不,刘银凤:“到处还都嚷嚷着要修路,一天到晚的,就没几个地方好走。”

现在车多人多,原来的道路设计跟不上新的城市变化,偏偏各方面的资源都很紧张,尤其是京市这样的繁华之所,着实拥挤不堪。罗雁:“估计得十年八年后才能好一些。”对他们年轻人而言尚且漫长,年纪大的更不当回事。刘银凤心心想自己也未必看得到,进厨房烧上水。

罗雁也抱着衣服跟哥哥出门去澡堂。

夏天澡堂里实在太闷,她洗完出来觉得也不怎么清爽,甩着湿漉漉的头发往回走。

罗鸿后退两步:“你全甩我身上了。”

越说罗雁脑袋越晃,晃的自己都发晕,到家觉得天旋地转的,从柜子里拿出吹风机插上电一-这玩意是去年买的,拿在手里发沉,声音很大,价格也不便宜,可实在很适合她这样洗头频繁的人。

不过黄来顺是条怂狗,一听这动静撒腿就躲到院子里。罗雁真是哭笑不得,吹得半干就把它收起来,坐下来跟父母一起看电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是《红楼梦》,罗鸿不爱看这个,躺在房间里看新买的武侠小说。

才看没两页,外头有人叫他去打牌。

他们都是打着玩的,一晚上的输赢最多两毛钱,不过是找个地方凑在一起打发时间而已。

罗鸿就愿意凑这种热闹,踩着拖鞋踢踢踏踏地出门了,走之前还嘱咐黄来顺好好看家。

家里人也不管他几点回来,留了门到点就去睡,反正夜里自有黄来顺在院子里盯着。

不过罗雁半夜里还是听到哥哥进门的动静,她连眼皮都没掀开,翻个身接着睡。

兴许是前阵子太累,她这一觉睡到十点,醒来的时候自己都吃一惊。刘银凤在客厅里择菜,看到女儿说:“三方来电话了,问你中午要不要去吃饭,你要的话,先给他回一个。”

罗雁挠挠脸:“那我去一下电话亭。”

她打完电话才回家洗漱,换好衣服说:“妈,我走啦。”去吧去吧,刘银凤:“趁着没上班,好好玩玩。”上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罗雁现在还是挺期待的,骑上车走人。她跟周维方在饭馆碰头,一见面他就说:“我找到房子了。”“在哪呀?”

“西大街的邮电家属楼。”

邮电家属楼离罗家现在住的地方很近,直走不到一里地。罗雁一喜:“那挺好的呀。”

周维方就知道她会喜欢,说:“吃完饭我带你去看看,你要是中意我们就买。”

又道:“你哥已经看过了,他说还行。”

他俩都觉得可以,罗雁心想那就是可以了。她又不懂房子好坏,吃完饭过去一看,只憋出一句:“窗外这棵树好大。”周维方失笑,从头跟她讲:“你看,南北通透,厕所厨房都有窗,产证面积就60平,房间虽然不大,但也有三间,这是二楼,上来不会太累,楼下还有个柴火间,可以放点乱七八糟的东西,车棚就在楼梯口。”好像是挺好的,不过罗雁进厕所一看就吓得退出来,趴在对象耳朵边:“这家人平常不做卫生吗?”

周维方:“这个没事,反正我们要重新装修的。”话是如此,不过得亏是吃过饭,不然罗雁哪还吃得下。她微微皱眉去看房间,用脚步丈量着宽度。兴许是她脸色不好,卖家也看出最后是谁能拍板,说:“您诚心要的话,价钱咱们能商量。”

罗雁最不会讲价,反而把目光递给周维方。倒叫卖家摸不着头脑:怎么个意思,拍板的不管钱?哪家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