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侯门> 第 2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2 / 5)

念着国母面子。”缪氏明白了,点点头不再多问。

荀氏又道,“哎,今日你们来了也好,有个事你们给我斟酌斟酌,帮我拿拿主意。”

说着,荀氏朝屏风处候着的婆子招手,“把献给娘娘的寿礼搬进来。”不多时,五名大丫鬟小心翼翼从西次间抬了一架屏风至东次间的暖阁来。这架屏风可大了,有足足十二开,一进来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以上佳的紫檀木为座架,上绣繁复绚丽的宫廷图样,象征着花开富贵和松鹤延年,每一针每一线均是苏杭请来的绣娘所绣,这么大一架屏风少说要耗时半年之久,除了绣艺本身出众外,屏风周遭更是镶嵌象牙绿松珠贝等宝石,色泽华丽丰满,工艺精湛。

这样的屏风,也就中宫皇后这样的身份衬得起了。缪氏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说出自己的顾虑,“嫂嫂,这屏风自然是精致奢华,可就是觉着不够雅.…″”

荀氏听到这里,不经意扫了一眼席间的明怡,不觉苦笑,“弟妹,如今咱们不求出彩只求不出错。”

缪氏瞬间领悟过来。

自从裴家拒绝皇后议婚,皇后对裴家就不怎么待见了,与其献别的寿礼容易被人揪岔子,还不如中规中矩些,至少皇后看在砸了这么多银子的份上,也无话可说。

毕竞这样一架屏风,非大族还真真送不起。这时周氏插话了,“我瞧这屏风已是落成,不知嫂嫂让我们帮着拿什么主意?”

荀氏指了指那屏风右上角一处,“你们瞧见那处留白没?”缪氏和周氏相继将目光注视过去,“怎么说?”荀氏给大家解释,“依着原先画师的构图,此地当绣′有凤来仪′四字,可我又觉着绣出来的字不如写得有风骨,打算请越儿提笔,又摸不准这般做,娘娘那头会不会不中意?”

缪氏立即道,“怎么可能不中意?越儿肯动笔,娘娘定是高兴还来不及我也觉着绣的没写得好,就让越儿写吧…”周氏笑道,“我就怕越儿还不肯呢。”

皇后毕竞是七公主的母亲,裴越给屏风题字,难免有讨好皇后之嫌,以他的性子还真不一定答应。

荀氏苦笑,“我也担心请不动这尊佛,故而,拿不定主意.…”孰料这时,下首的明怡忽然开口,

“不要题字,也不要绣字,什么都不要!”方才她一直支着耳朵听皇后的事,听出了神,这话说出口,方觉失言,待抬眸,果然瞧见一屋子人均诧异地看着她。荀氏纳闷问,“明怡,你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用?就这么留白?”明怡心下苦笑。

有凤来仪,李蔺仪…

她不会愿意看到那个"仪"字。

届时四个字题上去,不仅裴家心血毁于一旦,还恐招来麻烦。何苦来哉。

明怡恢复如常神色,指着那屏风认真解释,“母亲,整幅绣画有详有略,构图已十分得当了,再题个字实在是多余,叫绣娘绣,字迹不够灵动,有损整幅画的格调,让三爷提.………“明怡失笑,“二书法当是冠绝,只是又觉着与整幅图意境有所不搭,常言道过满则亏,不如就留白吧。”

荀氏闻言陷入沉默。

事实上,从原始构图的角度来瞧,是可以题字的,只是这么多人在场,明怡又是第一回拿主意,若是做婆母的反驳她,让媳妇面上难看。权衡再三,荀氏道,“言之有理,过满则亏,想必娘娘也能明白我们一番心意。″

李家可不就是过满则亏了么?

当年那李蔺昭何其惊才艳艳,一朝身死,被他护着的东宫一党悉数败落。明怡见荀氏应了她的话,松了一口气。

她素来敏锐,察出婆母是为周全她,立即又想出个点子,“母亲,不若在那一处画一只雀鸟,也合有凤来仪之意,如何?”荀氏眉头一亮,那一处正在屋檐上空,绣一只雀鸟可不更应景?“好主意,我们明怡可真聪慧!"她夸道。缪氏面上附和,心里却想,一个乡下来的媳妇被当成宝了。荀氏又说起入宫贺寿一事,“依彤年纪不小了,该去露露面,干脆这次匹位姑娘一道去。”

四姑娘裴依彤和七姑娘裴依杏是二房的,其中七姑娘为嫡出。平日缪氏只宠着自己嫡出的七姑娘,去哪都不爱捎带四姑娘裴依彤,如今依彤到了该婚配之时,不能再藏着掖着了,依彤得了大伯母的吩咐,心中自然是欢愉的,当即带着妹妹们道谢。

荀氏又大手一挥,“待会让针线房的娘子来量身,给做入宫拜寿的新衣,再打一些首饰。”

姑娘们就更高兴了。

缪氏拢着袖不咸不淡哼了一声,

又收买人心。

近午时,把人打发出去,留下明怡用膳。

今日只婆母两人,没去外间,就在暖阁的炕床上凑合吃了。吃完明怡主动给婆母斟了一杯茶,问起帝后的事,“母亲,方才您跟二婶婶说话,我听得不是很明白,陛下和皇后娘娘感情不好吗?”

荀氏一看明怡是一头雾水,慌忙将她拉在自己身侧坐着,“好孩子,回头皇后必定宣召你,我少不得将事几告诉你,你心里有个数,可万不能说错了话…先把李家的事简略带过,提到帝后,“从七皇子被圈禁开始,帝后足足两年多不相往来,直到近一年,七公主从中斡旋,方有好转,听闻陛下偶尔还能遣人送些赏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