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4(2 / 4)

多少女孩子。程鹏一脸严肃地盯着自家妹子,“我警告你,别多生事。”不警告不打紧,这一声严厉的警告下来,成功勾起程婷心中的兴趣,“哥,你这么紧张做什么,我就随便问问。”说完,程婷朝不远处看了一眼,揣着40块零花钱,头也不回地离开驾校。看着自家妹子毫无留恋的离开,程鹏以为是自己多心了,他返身回去继续朝着杨磊叮嘱。

这位学员是罗宝珠安排进来的,虽说和罗宝珠没什么亲戚关系,到底是罗宝珠开了口,平时他也要多表示一下关心。这次去海南出差,有几天不会来驾校,他叮嘱杨磊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和老师傅商量,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去找李文杰处理。叮嘱完毕后,程鹏交代完其他事情,从驾校离开。等他一走,躲在驾校外面的程婷偷偷溜进来,驾轻就熟从小道穿过,径直找到杨磊。

杨磊正蹲在空旷的学车场地休息,肩膀突然被人轻轻拍了一下,随之入耳的是一声清脆的吓唬声。

他没被声音吓唬到,倒是一回头瞧见对方眼熟的面孔,不禁愣了一愣。如果没记错,这位应该是刚才过来找程鹏经理的女人,女人称呼程鹏经理为哥哥,两人是兄妹关系。

对于程鹏经理的妹妹,理应抱着礼貌友好的态度。杨磊微笑着和对方打了一声招呼,“你好,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情?”“没什么事情不能找你吗?”

程婷笑着望向他,“你叫什么名字?”

“杨磊,光明磊落的磊。”

“杨磊?你好,我叫程婷,袅娜娉婷的婷。“程婷做完自我介绍,又问:“你老家哪里的?”

“湖南。”

“那挺远啊,你一个人来深城吗?”

这样的问题有些私密,杨磊顿了顿,没有否认。“那你来深城就是为了学车?”

杨磊继续没有吭声。

“怎么,你是选择性哑巴?想回答的问题就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就不回答?”

程婷笑着望向他,隔着近距离,愈发觉得他五官端正,比以往她交往的对象都好看,不禁兴趣渐浓。

她蹲下身,也想坐下来。

还没坐到地上,旁边的杨磊窥见她动作,朝地面拍了拍,递出一张旧报纸给她垫着。

这个贴心的举动一下子让程婷兴趣骤减。

她不喜欢对方太过热情,越是热情,她越没兴趣。两性关系中,她喜欢做主动出击的猎人,而不是被动承受的猎物。杨磊这样贴心的举动,证明对她印象不差。

这样的人,追求起来根本没什么难度嘛。

程婷没了兴趣,瞎聊两句,很快找借口离开。回家之后,发现一堆人围在家门口,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情,凑近一瞧,原来是居委会号召大家去办身份证,她爸妈死活不同意去办。国家才出的条例,说是除未满16周岁者、现役军人及服刑人员外,所有中国公民均需申领身份证。

不过这个政策主要针对本地户籍人口,外来人员需要回到原籍办理。中国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标志着人口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新政策出来,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大部分人对身份证没有什么概念,认识不到其重要性,也就不想浪费时间。除了程婷的父母之外,老太太王桂兰也是其中一员。工作人员上门做思想工作,王桂兰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办理,恰缝罗宝珠过来,工作人员逮着机会朝罗宝珠诉苦,劝罗宝珠给老太太做思想工作。罗宝珠也没有想到,原来实行身份证时,一批人并不乐意办理。如此重要的证件,在眼下的社会并未凸显出重要作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以后的生活会完全离不开这一张小小的证件。现在的大家只觉得没什么作用,嫌麻烦,不肯去办理。“老太太,你还是去办一张吧,你想想国家为什么出这个政策,不也是希望以后治安能够好一些嘛。”

推行身份证,能够维护社会安定,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也能有效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其实以前古代的时候,也有类似的东西,那叫做路引。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很少出远门,只有一些小商贩需要外出,这个时候才会用到路引,路引是一种由当地的保长或者乡绅做担保,由县衙开具的文书,相当于古代的身份证。

没有路引,沿途的客栈不敢随便接纳,甚至还会告到官府。被衙门抓获,说不清自己身份的话,可能会被当做逃兵,或者是敌国的间谍,运气好会被毒打一顿关进大牢,运气不好,直接斩首。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户籍制度,但是没有推行身份证。五六十年代,经济不发达,人口流动少,有出行需求,会让单位或者居委会开具证明信。

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如果需要出远门,乡村或者乡镇会开具介绍信,介绍信的内容和古代的路引差不多。

这样的运行方式一直没什么大问题,直到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知青回城,大量的人口流动,同时社会治安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待业青年超过2000万,大部分人是安分守己,等待分配工作,或者是自行想办法讨生活,去沿海城市经商。但其中有一部分不安分的团伙,惹是生非,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公安机关的立案数量逐渐变多。79年,立案数量是50多万件,80年达到了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