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好饲料,鱼塘蓄了水又可以灌溉种地,地里还可以种菜。有了菜地,村民们接着又办起养猪场,进口良种猪。养殖的鸡、猪,和地里种的菜都卖到港城,实现了一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整个莲塘村的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听说一整年下来每户能有一万块呢。大队里还分享了一位个体养殖户的经验。
横岗公社大康大队的一户人家,办起一家豆腐坊,炸油豆腐出售。豆腐渣可以喂猪,猪屎可以养鱼。
一家人克勤克俭,整年下来也可以赚到上万元。瞧瞧,不管是集体户还是个体户,搞养殖的前途都不容小觑。开会时李秀梅听得很是心动。
现在果然是政策好了,只要勤奋点就能赚到钱。她又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事情,她一定也能办到!唯一的问题是家里帮工太少,俊诚忙着在隔壁出租车公司上班,香玲一心扑在考大学上,两人都不会来帮她,能帮她的只有黄鼎明。李秀梅说什么也要让黄鼎明站到自己的战壕里。可惜黄鼎明已经开辟出自己单独的一条战壕,且暂时不打算挪窝。“搞养殖能赚钱,难道我卖磁带不能赚钱?”搞养殖多辛苦啊。
俗话讲,世上三般苦,养鸭、打铁、做豆腐。<3他本来干农活就不如旁人,以前种庄稼,每年的收成都不如隔壁邻居,勉强混个温饱而已,现在搞养殖,累死累活一整年也才赚到一万多,他卖磁带轻轻松松也能赚到这个数目。
一月一千块的纯利润,一年一万多是稳稳的。不用闻鸭屎臭,不用担心饲料、养殖地的问题,不用考虑一切天气情况对鸭子的影响,他只需要推着一辆自行车,沿街叫卖两声。名声传开之后,他甚至都不需要叫卖,主动有客源来找他。谁轻松谁累人一目了然。
但凡脑子正常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我卖磁带赚的不比养殖差,我不去干,要干你自己干,我以后继续卖我的磁带,我不管你,你也别来管我。”
黄鼎明罕见地在李秀梅面前硬气一回。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秀梅意识到自己不发怒看来是震慑不住对方,她刚扯起袖子,摆出要大吵一架的趋势,黄香玲突然从房间里冲了出来。站在院子里的两人都愣了一愣。
黄香玲看也没看他们一眼,抱着一叠资料绕开两人埋头往外跑。“哎,你去哪儿!”
李秀梅追在她身后问了一声。
“去二姨家。“黄香玲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很快消失在视线中。得,这孩子一定是嫌他们吵架吵得厉害,影响复习。李秀梅收回目光,指着黄香玲离开的方向道:“玲子要去秀英家了,你知道么,秀英她们村子早就开始搞集体养殖了,听说搞得还不错,你要是不信,可以问问你闺女,要是你连自家闺女都不信,明儿我带你亲自去瞧瞧。”“不去。"黄鼎明再次一口回绝。
这根本不是搞得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两人观念存在差异的问题。李秀梅觉得搞养殖收入高且安全,他觉得卖磁带收入高且轻松,李秀梅追求无风险,他追求人轻松,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个根本问题没法解决,说什么都白搭。
于是两人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吵得翻天覆地,不可开交,动静之大,惊动了隔壁出租车公司的罗宝珠。
罗宝珠站在停车场地,朝不远处争吵声的来源方向望了几眼,从声音中依稀分辨出那是李秀梅的嘹亮嗓子。
怎么回事,李秀梅和黄鼎明在家吵架?
这争吵没完没了的,听得人头疼。
罗宝珠迈开脚步,打算暂时去一趟制衣厂查看情况,刚走到门岗处,瞧见程鹏匆匆从办公房跑出来,一溜儿跑到公司外面。公司外面,程婷站着等他。
程婷穿了一身漂亮的红裙子,在一片蓝色工装的海洋中显得很是耀眼。瞧见程鹏过来,她简短交流几句,很快返身离开,坐上停在旁边树下的一辆自行车后座。
骑自行车的是一个年轻男人,男人背对着无法窥见相貌,罗宝珠亲眼瞧见程婷揽住对方结实的腰背。
自行车逐渐从视野中变小,罗宝珠收回目光,觉得这个男人背影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碰上迎面走回的程鹏,免不得多嘴问了一句:“你妹妹来找你?”“嗯,说是要去东湖公园玩,下午不回家吃饭了,让我在爸妈面前兜着点,别说漏了嘴。”
“那个骑自行车的人是?"罗宝珠追问。
提起这事,程鹏不好意思地笑笑,“那是我妹新交的男朋友,这年头流行自由恋爱,可惜我爸妈还是个老古董,不赞同她随意结交男朋友,所以这一切者都还瞒着他们,这也是她特意跑过来叮嘱我别说漏嘴的原因。”“哦。“罗宝珠应了一声,没再追问。
她无意窥探别人的过多隐私,想起正事没办,很快朝着制衣厂方向迈进。经过一年的调整,制衣厂已经完全步入正轨,经营井井有条,最近这段时间,她想安排梁霜君再多招一批人,增加一条生产线。把这个想法和梁霜君透露之后,梁霜君一口答应下来。不过……
梁霜君面露迟疑,“不过我有一个请求。”“什么请求?”
话已开口,梁霜君直言:“我以后只招女工。”“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