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朝她微微一笑,病恹几日的面孔还有少许憔悴。“屋子里闷了几天,出去透透气。”
正当鱼苏功忙着悬赏找线索,刑部员外郎抓到了两名从樱林逃跑的刺客。严刑逼供下,两人供出了幕后指使——江湖一家门派的掌门沈八万。
晏启正立即随同官兵前往缉拿,整个沈门已人去楼空,然而沈八万却自戕在书房内。
一旁的书案上留有他不久前手写的血书,对筹谋刺杀太子一事供认不讳,并称永不后悔,还会有和他一样的义士前赴后继。
经查证,沈八万历来反朝廷,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合乎逻辑。在八十余具刺客尸体中,亦发现十几个后背上留有沈门刺青。
而另一边徐公公在带人彻查太子府时,发现一名婢女神色慌张。逼问两句后便跪地磕头痛哭流涕,说自己对不起太子妃,刚抓起来准备细审时,自己投了井。
两起畏罪自杀形成闭环,与诸位皇子并无干系,景仁帝听闻后大喜,重赏了刑部一众官员,并下令继续追查沈门余孽。
至此,已是东郊事发十日之后。晏启正终于得以喘口气,前往卫府探视伤情。
晏夫人已去探视过两回,一直催他赶紧过去。还骂他说,那丫头为他连命都不要,他居然连瞧都不去瞧一眼。
经过这件事,母亲更坚定地认可了这位儿媳,言绝不许他退亲。
晏启正没再反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卫子嫣对他的情深义重确实打动到他。
罢了,娶她也算是报恩吧。若是以后再遇到喜欢的女子,立为侧室也可。
来之前,晏夫人还特意替儿子准备了一个花篮,插满各色盛开的鲜花,娇艳夺目。
“你子嫣妹妹喜欢花花草草,你送她,她肯定高兴。”
晏启正没有拂母亲的好意,只是为了带上它,不得不坐了马车。到了卫府,才别扭地拎着花篮走进厅堂。
卫老爷不在府上,卫夫人亲自露面,态度已不似之前拒人门外的冰冷。
女儿用了金疮药,伤口确实好得快,眼下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卫夫人便记住了晏启正这份心。
而朝堂上的事,她亦听老爷提起,也体谅晏启正分身乏术,拖到今日才来。
此时见他又拎着花篮,可见用了心要讨女儿欢心,卫夫人自然也就和颜悦色了。一面吩咐丫鬟去请小姐,一面招呼晏启正落座喝茶。
“卫夫人,”晏启正没有坐,而是两手合拢朝卫夫人鞠了一躬。
“从前都是我的错,伤了子嫣,也让夫人与卫太中寒心。请夫人放心,今后我会好生待子嫣,不让她再受委屈。”
言下之意,他已愿意接受这门亲事。
卫夫人听到他这么说,心中倍感欣慰。
果然诚如晏夫人所言,她儿子是真心悔过。
“好了。”卫夫人唤他起身,“我们放不放心再说,最重要的,你要让嫣儿放心,一会儿好好与她说去。”
“是。”
或许挂念了一段时日,晏启正此刻坐在卫府厅中,心情竟有些迫不及待。
这时,丫鬟进来回禀:“小姐正要服药,晚些时候才能出来。”
他一下有些失落,被卫夫人瞧在眼里:“子嫣嫌苦,每回吃药都要磨蹭半天,要不让下人带你过去?”
“多谢卫夫人。”晏启正欣然拎起花篮起身。
从前方厅堂到后院,经过蜿蜒绵长的走廊,再穿过几道门,才到得卫子嫣的烟雨阁。
大家闺秀们的深闺通常外男勿进,但晏启正是未婚夫身份,偶尔进出在胡周朝并非禁忌。不过这么些年,晏启正到过卫府数次,除了上次抱她回房,这才第二回踏足小姐闺阁。
一进院子清新的花香扑鼻而来,举目皆是花草绿植。蝴蝶在丛间蹁跹飞舞,几尾红锦鲤在大大的水缸里追逐嬉戏。
午后的阳光洒在院落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晏启正不自觉勾起唇角,跟随丫鬟继续往屋子里去。
里头房门大敞,门帘也被高高挂起,远远就瞧见里头坐着的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