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重生外汇之神400美金血洗全球> 第219章 清远加冕:新能源王冠上的明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 清远加冕:新能源王冠上的明珠(1 / 4)

2010年秋的清远,注定被历史铭记。继中秋归乡的温情风暴与“黄埔生态链”的强势宣告后,王辉麾下的新能源巨舰一一天工电池,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清远这座粤北小城,一举推上了全国新能源版图的中心舞台!

签约:一锤定音,王冠加冕!

签约仪式的选址,独具匠心且意义非凡一一王辉那座傲立城市之巅的云顶庄园。这一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在清远,只有站在城市巅峰的云顶庄园,才配得上举办这座城市最顶级的商务活动。它象征着清远对这场签约的重视,更预示着清远即将开启一段辉煌的新征程。

庄园内,那座巨大的临崖观景平台,宛如一座梦幻的舞台。为了这场盛大的签约仪式,工作人员在平台上临时搭建了签约台。签约台的背景是一整面通透的落地玻璃墙,透过这面墙,窗外清远城区在晨光中逐渐苏醒的景象尽收眼底。远处,“黄埔新城”的轮廓在朝阳的映照下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仿佛在诉说着清远未来的无限可能。红毯如同一条绚丽的彩带,从签约台前一直延伸到入口,两旁簇拥着娇艳欲滴的鲜花,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将整个现场装点得庄重而热烈。

长枪短炮林立的媒体区,早已严阵以待。清远电视台、省台以及几家国内重量级的财经媒体,都获得了这场签约仪式的直播权。记者们眼神专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闪烁着光芒,仿佛在期待着一场历史性时刻的降临。

上午九时整,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响起,主角们依次登场。清远城官方代表一一市长亲自带队,几位副市长、发改委主任、经信局局长等核心官员悉数出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深知,这次签约对于清远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彻底改变清远的产业格局,引领清远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与清远官方代表相对而立的,是天工电池公司董事长黄世霖。这位曾在行业巨头任职的传奇人物,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在行业内声名远扬。王辉慧眼识珠,不惜重金将他挖来,委以重任。此刻,黄世霖神情沉稳,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一切。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深知这场签约对于天工电池和清远的重要意义。

然而,真正让全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的,是端坐于签约席主位正中央的王辉。他依旧身着那身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彰显着他的优雅与自信。他的姿态从容不迫,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仿佛即将落笔的不是一份价值亿万的合同,而是一份早已注定要实现的宏伟蓝图。他的存在,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给整个仪式带来了稳定和安心;又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成为这场仪式的定海神针和最高背书。

在无数闪光灯的疯狂闪烁下,在清远城官方代表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恭敬的目光中,黄世霖代表天工电池,与QY市长分别落笔,在数份厚重的投资协议、土地出让协议、优惠政策备忘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支笔,仿佛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核心条款如同惊雷般炸响,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天工电池清远生产基地,首期投资高达1亿元人民币!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清远这座小城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注入,将为清远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产品方向直指行业最前沿一高端车用三元锂电池!这一决策,剑指比亚迪等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巨头核心领域,彰显了天工电池的雄心壮志和强大信心。

目标产能更是惊人,首期建成达产后,年产能规划达到2GWh!要知道,在2010年,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刚刚起步,多数玩家还在小规模试水,这个数字堪称巨无霸!它意味着清远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引领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发展潮流。

官方优惠大礼包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土地价格按最低工业地价执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全免,后三年减半,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供最优惠的水电气价格保障,确保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成立由副市长牵头的专项服务小组,确保项目“零障碍”推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配套建设专属物流通道连接高速口,方便企业的物流运输,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当双方交换文本,紧紧握手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汹涌澎湃,经久不息。市长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对着话筒大声宣布:“今天,是清远产业升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天工电池清远基地的落户,标志着清远正式拥抱新能源浪潮,站上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阵地!我们有信心,在王辉先生和黄埔系的支持下,将清远打造成为一一全国新能源电池的最大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生产基地”!这八个字如同一声惊雷,通过直播信号,瞬间传遍了千家万户。一个三线小城,竟敢喊出如此雄心勃勃的口号,这不禁让人心生疑虑。但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着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