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后要到欧洲去,也总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拿破崙甚至不会同意一个看起来还比较体面的和约。
“那么这就是您的想法,最后的决战在別列津纳河么?”
“我想可以在那里,第2集团军在撤退的时候,走的是这个方向,而对於法国人来说侧翼威胁不是那么大的路径,也就在这周围。维根斯坦从北面来,奇恰科夫从南面,而我们的主力一面追击,一面威胁著他们撤退中的南翼。但凡有所迟疑,大概就是被我们给合围了。我想拿破崙现在会考虑他在第聂伯河上的第一个行动目標,只是他走哪条路线我还看不清楚啊。”
拿破崙手上哪怕只有两万人,他的威胁仍然很大,其对兵力的调动,由於近卫军还保持著战斗力,实际上要摆平他不是那么的容易。
索洛维约夫的想法是送客,但这难免会有人抗议。
今天站出来的,就是英国方面的代表威尔逊先生。
“为什么不直接包围他呢?我从这个部署上能够看到锁死这头猛兽的机会。”
“並没有必要,敌人在有逃亡的机会时,总会向著那个开口撤退。更何况在座的,除了威尔逊先生您自己,当然了,我也不是有意冒犯,这也是事实,我们的行动是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还有我国皇上的要求来执行的,而不是按照英国內阁的要求。”
这么说话,已经是斟酌过用词了。
乔治三世现在彻底的精神失常,由威尔斯亲王监国,可是英国国內的党派爭端,还有刚刚到了可以订亲年纪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夏洛特公主对於她父亲软弱表態的不满,父女之间的关係本来就不很亲密。
同时,英国人还需要面对著新大陆那边美国人的威胁。
虽然英军能够迫近华盛顿,可是传来的比较可靠的消息,是最后美国国会批准了邀请当时正在巴尔的摩旅居的莫罗將军来指挥美军。
莫罗的水平,可以说是那些有指挥大兵团能力將军的守门员。
真的要和他打的话,英国人要是没有威灵顿,又已经没了穆尔,大概也没有太合適的人能按的住他。
而且美军当中颇有一些亲法分子,愿意模仿法国军队的样式来组建军队,那边的胜负要1813年分出来就不错了。
索洛维约夫有自己的政治思路的,他给尼古拉出的课题里面,就包括对各国的印象分,哪怕已经是努力不製造刻板印象,用索洛维约夫自己这套反对德意志地区统一,同时还反对英国的大陆平衡政策的做法,尼古拉那並不算很好用的脑子,都已经反应过来,带英的大缺大德啊.
因此尼古拉似乎对英国的印象很不友好,再加上他的童年当中,父皇遇刺和英国人有关係,皇兄最近几年被英国人针对,他哪怕还是贪玩的年纪,在母后和嫂子身边也能够感受的到。
说起来,当初保罗遇刺的时候,最后事情闹大到枢密院派重臣去调查来龙去脉,把英国人和此事有关的证据拿出来,亚歷山大已经是成年人了,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最后会选择和英国人缓和关係,並且出现在两次反法同盟的战场上。
尼古拉现在刚过了中二少年的年纪,他的情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索洛维约夫又不会摆这个架势:“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
可是从多个消息源获得的消息,对英国人的態度
威尔逊先生在国內就听说过,保罗身边亲卫出身的这些人,普遍对英国的印象不太好。
而索洛维约夫这番表现,已经在尽力的克制了。
甚至要是英国和俄国不是有拿破崙这个共同的敌人,早晚在某个地方就要打起来。
他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和眼前年轻的將军对线,毕竟对方就是以毒舌出名的。
而且从军事问题上来看,把拿破崙困死在某个地方也並不合適,他跑的可比卡尔十二快多了,甚至在冬天,损失了不少马匹的情况下,这会儿还要从斯摩棱斯克转移。
库图佐夫最后是做出了决定,要俄军追击,不过他的想法,確实也只是要削弱拿破崙的力量,这一次战爭把他的老兵干掉了不少,除此以外德意志盟国当中那几个不牢靠的损失都不大,也就是雷尼耶指挥的萨克森军队因为没有深入到俄国腹地,没有招致可怕的损失。
拿破崙哪怕回到了欧洲,他的统治在法国以外的部分,怕也是要动摇了。
索洛维约夫陈述过他的意见以后,其他的將军们也开始陆续发言。
看起来这几天,各位將军都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们倒是赞同从侧翼威胁法军,加速其崩溃,可是歼灭拿破崙军队的诱惑又难以拒绝。
在所有人都发表过意见以后,库图佐夫是原则上批准了这个行动计划。
可是接下来要要行动的时候,还要看法国人的撤退。
虽然有斯摩棱斯克传来的情报,可是拿破崙在这里暂时停下来,等待后续溃散的败兵,收拢了一些人马以后的行动方向,確实也还是让人担心的。
为此库图佐夫也有些坐立不安了,他在军事会议结束以后,把参与追击的索洛维约夫和拉耶夫斯基都给叫来。
“你们这一次要去,也要保持一个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