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能?”裴淑贞故意板起脸,“再说,有我在,你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处理公务不是?”
沈嘉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母亲总是这样,默默支持着她的每一个决定。
裴淑贞看着女儿,柔声道:“你爹留在西南修建苑马寺,回时又要领兵剿匪,清除那些战乱后遗留的流寇。咱们一家人各司其职,都是为了这片土地和百姓。”
提到丈夫燕回时,沈嘉岁心中又是一暖。燕回时近日领兵清剿流寇,保障地区安全,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保驾护航,新昌县才能如此快速地恢复生机。
“流民回归的情况如何了?”沈嘉岁问道。
裴淑贞笑道:“已经超过三十万人了!各阶层都在积极参与重建,农民种地,商人开店,就连那些世家大族也都出资出力,共渡难关。”
最让沈嘉岁欣慰的是,燕倾城已经将精盐提取法上交官府推广。未来两州的百姓都能吃上平价的精盐,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三日后,沈嘉岁启程前往永州。
临行前,她特意去看了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
“王爷放心,我们一定好生照看庄稼,等着您回来!”农人们纷纷保证。
沈嘉岁点点头,最后抱了抱女儿,这才依依不舍地登上马车。
到达永州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还要艰难。
战乱后的永城断壁残垣,百废待兴。
但沈嘉岁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在空地上搭帐篷,以后就在那里办公。王府的事往后放放,先紧着百姓的住房和农田来。”
下属们面面相觑,都没想到王爷会如此以身作则。
“王爷,这..太委屈您了。”一个官员忍不住劝道。
沈嘉岁却笑了:“百姓能住帐篷,我为什么不能?记住,咱们来永州是来办事的,不是来享福的。”帐篷很快搭好了,虽然简陋,但整洁干净。沈嘉岁就在那里开始了永州的重建工作。
裴淑贞抱着小长乐,在一旁的帐篷里安顿下来。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她既心疼又自豪。
“长乐啊,你娘是个了不起的人。”她轻声对怀中的外孙女说,“将来你一定要像她一样,心系百姓,勇于担当。”
小长乐似乎听懂了,咿咿呀呀地回应着,小手在空中挥舞。
帐篷外,沈嘉岁正在与官员们商讨重建计划。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永州的重建之路虽然漫长,但有了新昌县的成功经验,有了家人的支持,有了百姓的信任,沈嘉岁充满信心。
这一季的丰收,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
永州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各大家族为提振民心,商议着要办一场盛大的乞巧节盛会。沈嘉岁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特意去邀请燕回时的妹妹燕倾城一同参加。
“乞巧节?”燕倾城摇摇头,神色黯淡,“嫂嫂自己去便是了,我..我没心思参加这些。”沈嘉岁知道她还没从前夫曹梓岳的背叛中走出来,柔声道:“倾城,总不能一辈子躲着不见人。永州现在百废待兴,正需要这样的热闹给百姓些盼头。”
燕倾城仍是摇头,眼中带着几分苦涩:“那些欢声笑语,与我何干?不过是徒增伤感罢了。”这时,裴淑贞抱着小长乐走过来,接过话头:“傻孩子,何必为个负心人苦了自己?你还年轻,将来的路长着呢。”
她逗弄着怀中的外孙女,似是无意地说,“咱们长乐将来还要靠姑姑疼爱呢,你这做姑姑的整天愁眉苦脸,怎么给孩子做好榜样?”
燕倾城看着咿咿呀呀的小长乐,神色稍有松动。
沈嘉岁见状,趁热打铁:“倾城,别忘了你的身份。你身上流着皇室的血脉,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女儿。这般尊贵的身份,何必为个不值当的人耽搁了自己大好的年华?”
这话点醒了燕倾城。她沉默良久,终于轻轻点头:“嫂嫂说的是.是我钻牛角尖了。”
乞巧节那日,永州城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摊贩,卖巧果的、售花灯的、表演杂耍的,应有尽有。沈嘉岁和裴淑贞带着小长乐,与特意打扮过的燕倾城一同出游。
燕倾城今日穿了身淡粉衣裙,略施粉黛,虽不及往日明艳,却别有一番楚楚风致。她本就生得美,这一打扮,更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永州重建得真快。”燕倾城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感叹,“上次来时,还处处是断壁残垣呢。”沈嘉岁笑道:“百姓们都很努力,各大家族也出了不少力。”
正说着,几位衣着华丽的少年才俊朝她们走来,恭敬地行礼。这些都是永州各大家族的子弟,个个斯文有礼。
裴淑贞朝燕倾城使了个眼色,笑道:“你们年轻人自己去玩吧,不用陪着我们这些老人家。”燕倾城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几位少年殷勤的陪伴下,渐渐也放开了一些,与他们一同赏灯猜谜去了。沈嘉岁和母亲相视一笑,找了处茶摊坐下歇脚。
小长乐在祖母怀里咿咿呀呀,小手朝着远处的花灯挥舞,显然也被这热闹景象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