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其守。”
声音顿了顿,似有追忆,有悲怆,亦有希冀。
“天地大劫,太微道门难续,九洲倾覆,吾门弟子死战不退,终至道统断绝,山门成墟;然,吾以一缕残魂寄道印,守此万载,只为等一人心火不灭,剑志不折,可继我道脉,重立山门,荡尽邪氛,重定乾坤。”
话音落下,太微道印微微一震,一道精纯无比的道之精华自其中分离而出,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李长风眉心。
刹那间,浩如烟海的记忆碎片涌入识海。
是太微道门鼎盛之时,千峰耸立,灵鹤翱翔,弟子诵经声震动九霄,红月魔劫,魔潮来袭之日,血月当空,黑云压城,掌门持断剑立于山门之前,一剑斩出,星河倒卷,……,全门应劫,死伤无数。魔劫末期,太始剑宗-大乘修士一剑斩灭魔劫通道,两界之壁碰撞,天地大劫降临,整个太墟仙界沦为死域,彻底沦为仙魔怨念、破碎法则,生灵坟场。
最后一位长老将太微道印封入传承大殿,含泪叩首,残魂遗告道:“愿后来者,不负本门!”李长风眼中燃起两簇幽蓝火焰,那是道印精化与太玄道体共鸣所生的“道火”,焚尽杂念,只留纯粹意“我李长风,今日立誓一”李长风面临严肃之色,低沉立誓道:“若有一日,必会助太微道门重立,斩尽天下妖魔,太微道承不绝!”
誓言出口,太微道印嗡鸣,迅速做出回应,殿内灵流骤然加速,所有传承玉简齐齐一震,主动飞入太微道印。
两部道阶传承率先沉落,一为《太微混元真解》,主修元神与道基,可凝“太微道胎”,纳万象于一息;二为《太微剑阵》,以星宿为引,布剑成阵,一剑出而万邪辟易,其势可裂天门,斩妖神。十余部圣阶传承紧随其后,或为炼体,或修五行,或为御器,或为阵法,符篆,皆是太微道门鼎盛时期所传不世之法;其中一部《九狱雷霄诀》通体紫电缭绕,隐隐有雷龙嘶吼之声传出,乃专克魔道阴祟的至刚至阳之法。
天阶传承,地阶传承数十上百,浩瀚经文、剑诀、阵图、炼丹秘法如江河灌顶,被太微道印尽数容纳,分毫不乱。
太微道印随之飞入李长风的识海之中,主动认主。
李长风神念落在太微道印之上,万千功法随他翻阅,这太微道印赫然是一件七阶道器,可载万千道法,经文,传授诸法。
只可惜,太微道印的道器之灵,随着主人的陨落陷入了沉眠,不然,能助其搜索其它遗落的功法传承。堂堂一个道门,传承数量不该如此之少。
太始剑道图在识海深处徐徐展开,与《太微剑阵》,隐隐共鸣,剑意更添几分苍茫古意。
九转涅槃经自动运转,壮大神魂,肉身隐隐透出金玉之质。
良久,万籁归寂。
李长风吐出一口浊气,太微道印飞出的离体气息化作一缕剑形白芒,渐渐解体,最终消散于天地之间。见状,李长风不禁松了口气,转身望向殿外,千劫道梯轰然崩解,青石化尘,随风而散,大殿阵纹寸寸断裂,灵光如退潮般黯淡下去。
李长风立于废墟之前,双目如电,神念穿透殿基裂痕,直落地脉深处。
李长风精神不禁一振,那殿基之下,灵光狂乱如沸,一条粗逾山岳的七阶灵脉,本该温顺蜷伏,此刻却如被激怒的太古地龙,疯狂扭动挣扎,大地深处传来沉闷的呻吟,殿基崩裂的碎石簌簌坠落。电光火石间,李长风迅速有了决定,一道青芒飞出,迎风而涨。
眨眼间,青木鼎化作一尊撑天巨物,鼎口青光如瀑倒卷。
李长风储物戒光华连闪,三百六十柄庚金灵剑化作道道刺目金虹,破空而出。
剑啸裂帛,三百六十柄灵剑如臂使指,结成一道森然剑网,狠狠贯入翻腾的地脉之中,剑气纵横切割,硬生生将整座大殿连同其下那片暴乱的灵脉根基,从地壳深处生生剜出。
“起!”
李长风须发皆张,全身法力毫无保留地灌入青木鼎,鼎身道纹疯狂亮起,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庞大的殿宇、沸腾的灵脉,连同周遭崩裂的大地,被一股沛然巨力生生拔起,拖拽着,一寸寸投入那仿佛能吞噬天地的鼎口青光之中。
“轰隆!轰隆!”巨响连绵不绝。
鼎身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裂纹,仿佛随时会炸裂,五阶青木鼎在李长风的催动之下,妄图以蛇吞象之势,鲸吞七阶灵脉,七阶龙形灵脉海量灵元爆发,争执不休。
李长风喷出一口精血,海量太玄剑元注入鼎身,神念如锁,与青木鼎一起镇压鼎中狂暴的灵脉之力。片刻后,鼎身裂纹缓缓愈合,青光内敛,沉入丹田。
灵脉被青木鼎噬灵之力所克,成功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