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全力支持(3 / 3)

修改,无数复杂的公式和结构图被提出、验证、推翻再重来。那块仍在不断发送信号的奇异陨石,成为了他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虽然其技术原理依旧如同天书,但其所蕴含的能量模式和高维空间扰动数据,为他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

另一部分人,则主要由工程师、地质学家和安保人员组成,开始对比邻星系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勘探。数艘加装了强化护盾和勘探设备的小型科考艇,从“盘古”号起飞,如同勤劳的工蜂,飞向比邻星b那锈红色的表面,以及周围的小行星带。

他们的任务至关重要: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寻找资源和合适的基地选址。

驾驶员王海驾驶着“探索者三号”科考艇,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比邻星b的低轨道上,下方是扭曲破碎的大地。

地质学家张薇紧盯着高精度矿物扫描仪的屏幕,不时发出指令。

“降低高度至预定轨道C,扫描那片疑似金属沉积区域。”

“明白,高度下降。开启多光谱扫描。”

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很快,一片区域的图像被重点标注出来,呈现出高亮的反应。

“确认!高纯度铁、钛、还有……一种未知的合金成分!储量惊人!就在那个巨型撞击坑的边缘!”张薇的声音带着兴奋,“标记为“一号富矿点’。”

另一艘科考艇则贴近了那块仍然静悬在深空中的奇异陨石,保持安全距离,释放出远程操控的精密采样机械臂。

当然,每一步操作都由艇内的人员紧密监控并手动微调。机械臂上的激光钻头小心翼翼地在一块相对独立的凸起岩石上取样。

“采样成功!收回机械臂!”

“样本密封完毕。返回分析舱进行初步成分检测。”

与此同时,更多的勘探小组正在评估几个预选的基地建设地址。他们需要平坦的地形、稳定的地质结构、易于获取的水冰资源以及相对便利的交通位置。

“A区地势平坦,但地质扫描显示下层有空洞,结构不稳。”

“B区靠近赤道,太阳能丰富,但缺乏水资源迹象,且风暴活动频繁。”

“C区,位于那个巨大断裂峡谷的边缘高地,地质坚硬,附近扫描到疑似地下水冰信号,峡谷本身或许能提供一定的天然防护和后期扩建空间。”

经过反复的数据对比和风险评估,最终,C区被确定为首选的主基地建设地点。

它的坐标、地质分析报告被详细记录下来,打包发回“盘古”号,并等待后续传回“北辰”基地,为即将到来的工程建设队伍提供第一手资料。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每隔一段时间,星空深处就会泛起一阵涟漪,一架甚至几架从“北辰”基地飞跃而来的飞行器,拖着跃迁结束后的能量余晖,出现在“盘古”号的监测范围内。

每一次跃迁引擎特有的空间波动被探测器捕捉到,都会在“盘古”号上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期盼。“来了,他们来了!”雷达员的声音总是充满喜悦。

这些飞行器,有时是满载着精密仪器和专家小组的重型运输船,有时是护送重要物资的空天战机编队。他们带来了急需的零部件、新型的计算核心、特种工程机械、还有更多满脸好奇、充满干劲的新面孔。“盘古”号变得越发拥挤和繁忙,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蜂巢。原本空旷的机库和货舱堆满了各种物资,临时居住舱被加装,走廊里总是行色匆匆的人们。

石毅站在舰桥,看着又一艘运输船在引导下缓缓泊入空港,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回家的路或许漫长,但来自故乡的支援,已经沿着这条由勇气和智慧开辟出的航线,源源不断地抵达。他转过身,望向主屏幕上那颗伤痕累累的星球和旁边标记着的“C区”基地选址。

地基尚未打下,宏大的虫洞稳定器还仅仅停留在图纸和数据流中,但人类文明的前进基地,已经在这片遥远而死寂的星域,扎下了第一根看不见的桩基。

希望,正伴随着每一艘跨越光年而来的飞船,在这里一点点地累积、壮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