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次首飞的意义远比“巡天-1号”重大得多,这是“南天门计划”从关键技术验证迈向实体装备研发的最关键一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各单元准备就绪的报告声依次传来,沉稳有力。
““炎黄-IA’核心启动预热,输出功率稳定上升!”
“飞控系统全线自检通过!”
“全机传感器数据链接正常!”
“空域已清空,气象条件完美!”…
石毅深吸一口气,拿起通讯器,他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大厅,也通过加密线路传到远方:““南天门计划’,“承影’项目组,我是石毅。各单元最终确认,执行01号原型机首次起飞程序。”“动力单元待命!”
“控制单元锁定!”
“跟踪、遥测、遥控系统覆盖良好!”
“起飞!”石毅的声音斩钉截铁。
依旧是那违反常理的静谧,“承影”01号原型机周身空气微微扭曲,庞大的机体轻盈,平稳地垂直浮空而起,稳定悬停。
其姿态比“巡天-1号”更加沉稳,显示出更强大的动力和更精湛的控制技术。
悬停数秒后,战机开始向前倾斜,随即猛然加速。
带着一种撕裂空气的低沉嘶吼,瞬间化作一道暗色的利箭,以远超“巡天-1号”的加速度,直刺深邃的苍穹。
其速度之快,甚至在后方拉出了一道短暂的音爆云,但声音却被远远甩在后面。
大厅屏幕上,数据疯狂跳动。
“爬升率惊人!超过预期值20%!”
“速度已达2马赫!3马赫!5马赫!加速平稳!”
“各系统参数正常!振动监测数据显示,震颤抑制系统工作完美,共振点已消除!”
汇报声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震撼。
战机持续加速,很快突破了10马赫,并且还在继续攀升。
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大气层内的高速飞行,而是要触摸那道无形的界线一一卡门线!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高度80000米!速度15马赫!”
“高度100000米!!接近卡门线!”
“突破!确认突破卡门线!进入近地空间!”
指挥大厅里瞬间爆发出第一轮巨大的欢呼和掌声。
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款无需火箭助推、依靠自身动力自主进入太空的空天战机,诞生了!诞生于种花家!
“承影”01号在稀薄的外大气层边缘进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姿态调整和稳定飞行,验证了基本的空间机动能力。虽然并未进行复杂的轨道机动(这需要02号原型机来验证),但这短短几分钟的太空漫步,已经创造了历史。
随后,战机开始调整姿态,准备再入大气层。
最严峻的考验到来。高速再入产生的等离子鞘将使通讯暂时中断,同时机体将承受极端的热负荷和压力。
屏幕上的数据出现剧烈波动,通讯信号变得断续,最后完全被雪花噪声覆盖。
大厅里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屏幕上的计时器和最后接收到的轨道数据。
石毅的拳头再次握紧。虽然对“龙鳞-2$”和新的防护系统有信心,但这毕竞是第一次实战检验。难熬的几分钟过去了。
突然,通讯频道里传来嘶哑但清晰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回收区雷达锁定目标,光学跟踪确认。
是“承影’!它出来了,结构完整!外观完好!烧蚀迹象轻微!
重复,“承影’01号再入成功!结构完整!”
“轰!!!”整个指挥大厅彻底沸腾了。
所有人都跳了起来,掌声、欢呼声、激动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聂首长和刘首长猛地站起身,用力地挥舞着拳头,老泪纵横。加密线路那头,也隐约传来了鼓掌和叫好石毅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轰然落地,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如同电流般涌遍全身。他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微微泛红的眼眶和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内心的澎湃。
“承影”01号原型机在欢呼声中,按照预定程序,无声无息地滑翔而下,精准地降落在跑道中心线位置,起落架轻触地面,平稳得如同一次普通的航班着陆。
当它完全停稳的那一刻,标志着“南天门计划”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功!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门,又被推开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