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提前说清楚。
虽然我和李哥关系不错,但军一厂毕竟是军部单位,我要为军部的声誉着想。
李哥,还请理解。”
李怀德听了石毅的话,知道是为他站台,技术有着军一厂帮忙,能有什么问题,难道轧钢厂生产不出产品,石毅会向轧钢厂索赔?
别开玩笑了,轧钢厂也是国营厂,后面有着冶金部,甚至一机部,怎么可能索赔。最多是耽搁点生产,浪费的人力和材料,他吃个挂落而已。
但一旦成功,功绩可是实实在在的,这点险他还是要冒的。
他咬咬牙:“行!石厂长快人快语!就这么办。质量是生命线,我们轧钢厂认这个理儿。合同条款,就按你说的拟。”
接下来的谈判顺畅了许多。在石毅清晰的底线和陈雪茹对销售渠道、结算方式等细节的精准把控下,一份详尽的双边合作协议书在午饭前就敲定了框架。下午,由双方的财务人员完善细节条款。午饭安排在轧钢厂的小食堂,简单的吃了一顿,当然饭菜肯定很丰盛。
饭吃到一半,李怀德凑近石毅,压低了声音:“兄弟,哥哥这次…真是承了你天大的人情了。不瞒你说,我这副厂长的位置,有点不稳,厂里有些人觉得我资历浅,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你这项目一来,嘿,真是及时雨,雪中送炭啊!”他眼中闪烁着感激。
石毅不动声色地夹了一筷子青菜,淡淡道:“李哥言重了,合作是互惠互利。轧钢厂底子厚,能接下这担子,也是帮了我们军一厂的大忙。只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更低,“项目是给你了,能不能接稳,做好,做出成绩来,还得看轧钢厂自己。
技术有杨工他们帮衬,但管理工人,工人们能否上心,这些你可盯好了。别让兄弟我难做,这做好了是功,做不好那就……”说到这里,石毅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了。
李怀德心中一凛,连忙点头:“明白!兄弟你放心,我李怀德就算豁出这张老脸,也一定把这项目盯死。绝不会出纰漏。”
下午,合作协议正式签署。石毅代表军一厂,李怀德代表红星轧钢厂,在双方主要干部的见证下,郑重地签下了名字,盖上了鲜红的公章。
签完字,石毅没有过多停留。他叮嘱了杨工几句,让他下午就带人开始技术交接和培训。随后,他婉拒了李怀德的极力挽留,带着陈雪茹坐上吉普车,返回军一厂。
回到军一厂后,石毅先将陈雪茹送回办公室,然后才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高压锅和工具钳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车间也开始有条不紊的生产55式高射炮了,后期随着住宅楼的建好,车间工人会慢慢增加,生产方面没有问题。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研发方向了。
“武装直升机……地面快速反应载具……”他在心底默念着这两个词。这是未来战场主宰低空和地面突击必不可少的力量。
然而,这些这两种载体只要是先进一点的,就都高度依赖先进的航电系统,精密的飞行控制系统,强大的引擎,以及最核心的一一处理海量信息,进行复杂运算的“大脑”:芯片。
芯片!在现在这个年代还如同科幻般存在的概念物品。
没有芯片,再天才的设计图纸也只是一堆废纸。强行上马,只会制造出笨拙,低效,甚至危险的铁棺材。
总不能现在去搞芯片吧?这玩意可不是短期能玩转的,而且需要投入的经费,那更是高的离谱。这个方向,还是短期内搁置吧,汽车还好点,但武装直升机还是等等芯片吧。
那么就只剩第三种,应对堡垒中敌人,造成大面积杀伤的武器了,毕竞离阿三首都游的时间快到了,最好是研制出一种震慑性武器,对周边的豺狼们震慑一下。
那么什么武器,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改变战场态势?
什么武器,能对敌人精心构筑的堡垒,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呢?
这时一个名字划过石毅的脑海,一一云爆弹!
它不是核武器,却有着“小核弹”的恐怖绰号。
它不依赖难以企及的精密电子,它的核心是燃料与空气的完美混合与爆轰。
它利用高能燃料瞬间释放的巨大热能,抽空爆炸中心区域的氧气,形成致命的超压和负压冲击波,其恐怖的杀伤力,尤其是对密闭空间、地下掩体、非装甲有生力量的毁灭效果,远超同等当量的常规炸药。更重要的是,云爆弹的核心技术一一燃料配方、起爆时序、云雾扩散控制一一虽然同样复杂精妙,但至少在材料科学和基础化学的范畴内,是有迹可循,有可能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啃下来的硬骨头,不需要等待芯片。
石毅猛地睁开眼,决定了,就是它了,云爆弹。这将是军一厂下一个项目,而且必须要在三国游玩的时候制作出来了,用以震慑周边。
石毅开始在系统中兑换云爆弹的资料,系统中的能量已经达到三十万了,他也终于搞清楚系统能量增长的缘由了,只要制作出新技术,并且产生巨大作用,能量就会暴涨。所以说,只要石毅不全部用作私用,它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