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郁,烟熏风味恰到好处,肉香完全释放出来了,太棒了!石,这个配方,完全可以投入生产了。石毅和何雨柱同时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胜仗。
“太好了!柱子哥,立刻记下配方。”石毅立刻吩咐,然后转向伊莲娜,“伊莲娜同志,既然口味确定了,我们马上启动罐头厂的建设和生产准备,希望你能尽快落实首批试订单的数量和要求。”“没问题,石!”伊莲娜心情大好,又想来个拥抱庆祝,被石毅巧妙地用握手代替了。
“我下午就发电报回莫斯科,首批试订单,牛肉罐头5000罐,猪肉罐头5000罐,蔬菜罐头10000罐。具体要求我稍后书面给你,期待早日尝到你们的成品。”
“合作愉快!”石毅用力握了握伊莲娜的手,然后几乎是拉着还在傻笑的何雨柱,落荒而逃,离开了伊莲娜的套房。
接下来的日子,军一厂外围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充满了喧嚣与活力。
周慧兰展现了她强大的执行力和人脉,工地附近的预留地皮被她以极快的速度敲定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建筑队几乎是第二天就进场,平整土地,搭建厂房框架。
周慧兰在工地、材料供应商和厂部之间,协调物资,监督进度。
食品厂需要的清洗槽、杀菌釜、真空封罐机等关键设备清单也提交给了杨工,由他负责技术把关和制造。
刘静雅那边也进展神速,军属招工异常踊跃,名单迅速汇总筛选,她亲自组织了简单的面试和岗前说明会,优先录用了一批踏实肯干的军嫂。
同时,通过街道办,也招聘到一批有食品厂经验的熟练工和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人事架构和初步的培训计划在她高效的运作下迅速成型。
新车间内,高压锅和工具钳的突击生产线也如火如荼。杨工亲自坐镇,抽调的精兵强将日夜轮班,冲压机轰鸣,金属部件在流水线上快速流转、组装。首批高压锅的锅体和工具钳的钳口、刀刃等关键部件已经下线,正在进行质量检测。
陈雪茹则负责和伊莲娜那边的对接工作,主要是预付款的问题。
伊莲娜那边效率也不低,预付款的电报确认很快传来,资金一到账,陈雪茹立刻协调财务和采购部门,将高压锅和工具钳所需的原材料订单发了出去,同时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罐头生产储备马口铁罐、玻璃瓶和调味料等大宗物资。
石毅则像个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去哪里,协调周慧兰和刘静雅之间的资源调配,解决杨工生产线上的突发技术问题,审阅陈雪茹发来的采购合同,还要抽空去何雨柱那里盯着罐头配方的标准化和工人培训。他几乎是以厂为家,每天都是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院,陈雪茹和秦淮茹心疼不已,家里那个“战略部署”虽然每晚依旧“执行”。
在所有人的全力冲刺下,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高压锅和工具钳的首批订单,在杨工带领的突击队拼命下,5天就完成了生产和质检,整装待发,只等伊莲娜确认发货指令。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工地附近的罐头厂,在周慧兰近乎严苛的督工下,主体厂房和核心生产线竞然也奇迹般地在半月内完成了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虽然还有些辅助设施在收尾,但已经具备了试生产的条件。刘静雅招募的第一批工人,在何雨柱和几个老师傅的带领下,完成了基础培训,摩拳擦掌。这天下午,石毅在罐头厂崭新的办公室里,和周慧兰、刘静雅、何雨柱开了个简短的投产动员会。“周处长,了不起!这速度,简直是奇迹。”石毅由衷地赞叹。
周慧兰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但难掩疲惫:“大家拼出来的。设备调试最后阶段了,明天可以试运行第一条生产线。”
“刘科长,工人状态怎么样?”
“报告厂长,士气很高,尤其是军属们,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培训很认真,随时可以上岗。”刘静雅汇报得干脆利落。
“柱子,配方标准化和工艺参数都定死了吧?试生产,味道不能出岔子。”
“石哥,放心吧!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保证跟那天伊莲娜尝的一个味儿!”何雨柱拍着胸脯。“好!”石毅精神振奋,“明天,罐头厂,正式点火试产。
大家辛苦了!等第一批罐头下线,我给大家庆功!”
会议结束,石毅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高压锅订单完成,罐头厂也步入正轨,建房的外汇来源算是有了双保险。
石毅又在罐头厂溜了一圈,这才准备回去,因为离军一厂不远,所以他是步行来到。
他刚走出罐头厂大门没多远,石毅的目光被停在路边的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吸引了。
这车在这个时候可不多见,更让他注意的是,车旁站着三个人。
为首的是穿着考究的灰色薄呢短袖中山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中带着威严的中年男人旁边站着一个穿着素雅的薄绸旗袍,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和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穿着时髦洋装,容貌清丽的少女,少女正挽着妇人的手臂,低声说着什么。
石毅的脚步顿住了,这不是娄半城吗?前不久在轧钢厂见过。旁边那位温婉的妇人,应该就是他的妻子,那个青春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