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事情。
解决掉嘉靖的问题,苏晨与朱元璋等人去往下一个朝代见到明穆宗朱载坖,帮忙调理明穆宗朱载坖的身体,告诉他一些事,又帮他稳定下来。朱载坖:“原来海外不止能赚钱,还能做这种事。太祖,成……太宗,我会好好干的,不让你们失望。”
朱元璋拍了拍这小子。
经历过这么多,他已经知道海外贸易非常重要,当然,他设定的海禁也仅仅是为了保护沿海的百姓能尽量避免倭寇侵扰。
但这小子能解除掉海禁,有魄力,就是干得时间太短。
朱元璋:“北边问题,你暂时不用管,咱会帮你处理,沿海倭国肆虐,咱就说那就是一个天大祸患!”
朱元璋再次制定好各种战略,不仅仅是灭倭寇,完整的战略计划,包括一片范围区域内的处理。
全部教导出去,又帮助这个孩子实操了一次。
朱元璋:“你要让百姓尽量过上好日子,民以食为天,高产粮食很重要,社会稳定同样很重要。如今的大明朝,沿海倭寇肆虐,秩序方面不行。”
他耐心说了许多话,让这个后代子孙多注意一点身体,改变自己以前制定的一些东西,减少那些无用朱家人的开支,别给文官集团钻空子,好好干。
死后,上天跟太祖一起去做小官。
当然,后面这句话是骗这孩子。
朱载坖:“太祖,我不在乎能不能上天做官,我就想把自己这一生过好。”
他坐上皇帝之前,一向是一个小透明。
他能成功当上皇帝,全靠自己身体好。
对,嘉靖的孩子死得太多,他靠身体好,捡了一个皇位,坐在位置上,一直战战兢兢,想要做好。
不久后。
苏晨等人又来到下一个朝代,来到万历改变的关键时刻,及时阻止万历步入极端,帮助万历改变,让万历自己掌握军权,提拔个个人才。
在朝堂上让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形成真正的制衡,又帮助万历解决掉北方的问题。
朱元璋:“粮食问题咱就不说了,高产粮食已经传了进来,你给咱推广开来。时代是在进步,落后肯定要挨打,你不要打压民间懂技术的人员,让他们发展起来。”
从苏晨口中,他早就听说过那些事,觉得自己已经够重视,现在看了大明朝后面,感觉自己仍然不够重视。
时代是在发展,历史的潮流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止步,他不能让大明朝落后于世界,改变就改变,哪有什么不变的存在?
朱元璋觉得步入现代化不错,但至少保留皇位,后世不是有个君主立宪制,他觉得就不错,建立起一个日不落大明。
遥远的未来,很久之后,就算日不落大明真的衰落了,靠着自己的底子与基本盘,也不至于像那个平行时空中的日不落衰落得那么惨。
好歹大明地盘与底子在那个地方。
朱元璋:“小晨,咱发现你说得很多事都对,是咱错了。可是咱觉得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咱得任务就做得挺好,在你的辅佐下,那就做得更好。后来的事就该交给后来人。”
“咱还有几个后代没看,看完了,咱也该回去好好去陪妹子。”
朱元璋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多,手却越来越软,可能是跟原本命运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标儿,雄英,妹子,全部都在。
后世子孙看了这么多,很多东西都看开了。
自己年纪又这么大。
“儿孙自有儿孙福……”
苏晨陪朱元璋看了这么多朝代,不免心中感叹,有些东西是真的改变不了,无论如何改变,时代的潮流如同江河滚滚向前发展。
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他莫名就想起来来自狐妖的自己,那个自己教涂山容容算计,说什么最大的算计是阳谋,又或者是堂堂正正以大势所趋,正面碾压。
看似是无脑碾压,实则才是最高深的计谋,只不过大多都喜欢算计眼前小利,或者是看到后面几步,几十步,草灰蛇线,布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落入下乘。
朱元璋:“跟咱说说下一个皇帝怎么样?”
苏晨:“他在公事上面干得不错,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
“但在私事上面不行,纵情声色。”
朱元璋不在意道:“那是小问题,只要不误国事。”
苏晨:“他在位只有一个月。”
朱元璋:“……”
好家伙,他真是好家伙,万历也好色,万历怎么活得那么久?
嘉靖天天吃重金属,照样活得这么久。
这文官集团专门干喜欢干正事,又不用其他方式避免跟文官集团正面刚的皇帝?
朱元璋无奈,他已经看到自己大明历代皇帝,除了朱祁镇外,大多都是想要好好干,却干不了的皇帝。
太多死得太早。
苏晨跟朱元璋详细的说了朱常洛这么一个皇帝。
朱元璋:“咱听得倒是不错,可惜命短了点,多活个几年,也能为大明续续命。”
不远处,朱祁玉担心地看向于谦,“于谦,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