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沉思。
这小子,不能用常理度之啊!
从天而降的电磁阻拦索。
匪夷所思的“猎鹰之眼”雷达。
还有把赵灿那种级别的院士都说得哑口无言的新型稀土提纯理论。
桩桩件件,哪一样拿出来,不是石破天惊,打破常规?
这小子身上,似乎总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提出的东西,往往初听起来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却又似乎蕴含着某种超越时代的合理性。
周云涛喃喃自语。
“核反应技术……”
“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不会真有什么成熟的舰载核动力方案吧?”
这个念头一起,连周云涛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可是舰载核反应堆!白头鹰也是琢磨了几十年才搞利索的玩意儿!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绪,脸上挤出一丝苦笑。
“陈星啊,你这个想法……非常大胆,也很有前瞻性。”
“但是,我们目前龙国的核技术水平……唉,说来惭愧啊。”
“跟白头鹰那边已经发展了好几代的核动力航母比起来,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无论是反应堆的小型化、能量转换效率,还是最重要的运行稳定性,这几项关键指标,我们都还差得很远。”
秦海也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周老说的是实情。”
“白头鹰在舰载核反应堆上,领先我们至少两代技术。”
周云涛继续说道:“尤其是稳定性。”
“航母是什么?那是国之重器,是移动的海上国土。”
“它的动力系统,是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的。”
“一旦核反应堆在远海大洋上出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别说是作战了,连自身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所以,陈星,你提出的这个方向,我们不是没想过。”
“军方也多次组织过论证,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技术条件尚不成熟,风险过高。”
“因此,在新一代航母上直接采用核动力,恐怕……恐怕不行啊。”
周云涛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陈星闻言,陷入了沉默。
果然,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龙国在尖端领域,和白头鹰的差距,依然是全方位的。
看来,想要一步到位解决航母的“心脏病”,单靠现有的技术储备是行不通了。
他不由得在心中苦笑。
“系统啊系统,你这是逼我从基础材料开始,一路攀科技树,最后还得自己动手造反应堆啊!”以前搞电磁阻拦索的时候,遇到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加工工艺。
好歹还能拜托秦海或者苏长空苏老他们,通过军方的渠道去协调解决。
相应的实验设备、场地,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可现在这个“可控核聚变链式反应组”……
别说配套的设备和场地了。
恐怕连最基础的反应理论验证,所需要的极端条件,都不是现有实验室能够轻易满足的。
这意味着,很多东西,都得他亲自动手,从零开始“搓”出来。
“任重而道远啊……”
陈星心中感慨。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
有系统在手,薪火值足够,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无非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罢了。
他抬起头,看向周云涛,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周老,我理解您的顾虑。”
“既然直接上马核动力风险太大,那我们能不能先了解一下,以我们龙国目前的核能技术水平。如果想要达到支撑航母这种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大概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我们现在距离那个目标,主要的瓶颈和技术难点都集中在哪些方面?”
陈星决定先摸清楚家底。
解锁“可控核聚变链式反应组”需要两千薪火值,他现在还差一点。
而且,即便解锁了图纸,后续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也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薪火值不足,又没有办法立刻变现大量资金的情况下。
先从了解现有技术水平入手,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或者为将来自己动手打下一些理论基础,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听到陈星这番话,周云涛明显松了一大口气。
他紧绷的肩膀都放松了不少,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呼”
周云涛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这小子总算是问了个接地气的问题!
刚才他一本正经地提核反应技术的时候,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生怕他下一秒就从兜里掏出一张完整的舰载核反应堆设计图来!”
那样的话,我今天怕不是要怀疑人生了。
真要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地球土著,莫不是哪个路过太阳系的外星高等文明。
看不下去我们龙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