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谁知道吴诚是狐假虎威还是确有其事?
再者,融资不是你想融就融的。
其中有位股东试探道:“听吴总这意思,是已经找到了PE机构或者战略投资者?”
PE机构是指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而战略投资者是指同行业或上下游行业,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
B轮融资,基本绕不开这两者。
大家的身子正了正,再度看向吴诚。
“战略投资者我已经找到了,另外,我自己也是现金大户。”
吴诚目光从容的扫过这些人。
这话纯纯吹牛逼,他身上的现金流哪够注资的。
不过他早有准备,眼神示意了下旁听记录会议的梁诗蕾。
梁诗蕾站起身,拿起旁边的5份商业计划书,从左至右,依次发放。
众人神色一凝,打开计划书开始看起来,从市场空间和团队优势,再到资金用途,研发,扩张,还有市场分析、商业模式、盈利预测. ....
这份计划书应有尽有,甚至还有融资金额的预估。
“吴诚来真的?”
疑虑打消了一部分,大家的心态再度发生变化,目光左右交流了几下,甚至还有两位在交头接耳。没人去质疑吴诚手上有没有充沛的现金流,也没人会质疑吴诚的背景,要不然他怎么能从严钧手上买到51%的股份?
再加上这份挑不出毛病的计划书,大家几乎有5-6成的把握,吴诚要真格的了。
但是这样一来又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家不太想融。
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扩张的,先不提他们能不能跟得起,关键这风险他们不想承担。
现在企业在盈利,大家都有钱赚,一旦融资,前几年很大几率不盈利。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吃不到分红,甚至还有亏损的风险。
那怎么搞?
还好,吴诚目前只占股51%,没有他们的同意,这件事执行不了。
大家眼神里都流露出庆幸。
林启华放下计划书:“吴总,融资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吴诚没说话,而是活动几下脖子,才慢悠悠开口:“我也没说现在就要把这件事敲定,我们可以先来个非正式投票,看看有哪几位支持融资,哪几位不支持,如何?”
这正合大家心意,因为大家加在一起超过34%股权,可以直接否决这项提议。
这次非正式投票,正好让吴诚知难而退。
“好。”
林启华第一个举起手:“那么,先投反对票吧。”
另外3位股东也纷纷举起了手。
光是这4票,股权已经占到了接近31%。
他们心想吴诚真是糊涂了,搞这一出有什么意义。
不过还有第二股东的代理人没有举手,大家都知道他没权利,重大事项都需要向上请示。
“孟总,您看要不要给您些时间打个电话?”
林启华问道。
“不用。”
被称作孟总的中年人摆摆手。
不用的意思是...…他已经请示过了,或者是得到指示来的,不会投反对票。
也就是说,吴诚和那位已经通了气?
不对啊,草!
那位以前都是站在我们这边,这种重大公司决策要是没有他们的同意,严钧是推动不了的。怎么现在被吴诚给搞定了啊?
大家心里一沉,深感大事不妙。
“我看也不需要投同意票了吧?”
吴诚两手一摊:“现在可以说,融资这件事大家初步达成了一致。”
达成一致个毛,你们两个人股份多欺负我们股份少。
还能怎么办?
本来想给吴诚施压,现在反倒被吴诚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刚刚大家要说什么事来着?”
吴诚叩击两下桌面,询问这些老登。
想敲打我?现在是谁敲打谁。
这样一来,谁还敢再提关系户和人力上的事?
第二股东跟吴诚穿同一条裤子,他们还有个毛的话语权。
说难听点,以后大家想拿分红,都要看吴诚的脸色。
要是谁敢不配合他,在B轮融资上,就能动动手脚把他们那些股份给稀释没。
毕竟他那商业计划书上,不仅是资金可以入股,技术、设备、工厂厂房也能入股。
怎么搞,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这几个股东脸色都不太好看,但又有种深深的无能为力。
林启华干笑一声:“没有了吴总,我们这次临时召开股东大会,就是想传递一个“全力配合你工作’的信号。”
这个老登变脸真快 ...
大家心里吐槽林启华,跟着纷纷效仿:“没错,吴总,我们能做的事情不多,这是其中一件。”“如果后续吴总有需要,我愿意为逸东出一份力。”
“全力配合,一定全力配合。”
至此,逸东科技的股东们,被迫站在了统一阵线。
不过吴诚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