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何大清!> 第373章 破烂两兄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 破烂两兄弟(1 / 2)

“这次怀的肯定是孙子,棒梗哟,我的乖孙子,奶奶终于把你盼来了!”贾张氏也不管杨碧华是不是真怀了孕,激动地在屋里大喊大叫。

何達刚走回北屋门口,瞧了眼兔窝里的兔子,就听到了贾张氏的喊声。

杨碧华怀孕了?这也不容易呀!电视剧里,贾东旭的第三个孩子可是用自己命“换”的,如今这个孩子姗姗来迟也有了价值,最起码贾东旭现在还安然无恙,说不定等京城又允许了做小买卖,贾东旭还能重新蹬三轮。

“造化弄人!”何達口中喃喃,走回屋,一眼就瞧见了小媳妇埋怨的眼神。

随着贾张氏的大嗓门,院子里很快就知晓了杨碧华怀孕,这个还需去医院检查的消息。

后院,许家。

许大茂一下压力山大了,老娘连连逼问,他和马竹美到底是什么情况?

“还能是什么情况,生孩子这事没准,我和马竹美都尽力了!”许大茂无奈道。

陶玲不信,拉着许大茂去里屋,小声问道:“大茂,你告诉妈,你是不是在外面沾花惹草了?”“妈,你想啥了,我像是那种人吗?”许大茂觉得冤枉,自己以前是有这样的小心思,但自从结了婚,有了孩子,他可老老实实做了居家好男人。

“你不是那种人,那你和燕妮是怎么回事?”陶玲瞪着大眼,质问道。

“妈,我不是说过吗,我们那次纯属意外,她和解成结婚后,我就和她规规矩矩!”

“是吗,你最好说得是实话,若不然真出事了,我和你爸肯定不会认你这个儿子!”

“妈,你怎么能不相信我的为人呢,我可是……”

“打住,我不想听你在这胡扯,下周你带着你媳妇都去医院看看。”

许大茂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他遂答应下来。

陶玲抢过了做晚饭的活,让许大茂现在就去跟马竹美提前说好。

许大茂回了后罩房,见媳妇在教闺女认字,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瞧许大茂欲言又止的模样,马竹美放下书,问道:“大茂,你有什么事?”

许大茂硬着头皮说道:“竹美,我们自从有了娇娇,你这边一直都没有动静,我妈急着抱孙子,就想让我们去医院看看。”

一听又是婆婆催生,马竹美有些厌烦道:“大茂,我身体好着呢,要去你自己去。另外,你妈再弄回来什么偏方,我也不会喝,要喝你自己喝!”

和许大茂结婚这么久,两人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马竹美早就对许大茂的身体有所怀疑了,若不是为了让娇娇有个完整的家庭,马竹美早就生出和许大茂离婚的念头了。

见媳妇死活不同意,许大茂也没辙,看来下周只能自己去医院了。

周末过完,时间又进入到了忙碌的工作日。

这一天,何達刚下班骑车回到南锣鼓巷,就遇见了在供销社门口等候的周大壮。

何達与周大壮交易古币多次了,两人如今也有了默契,只要周大壮这边收到了什么好货,就会在巷子口的供销社门口等着何達回来。

“碧华,我今儿要晚些回去,你帮我和淮茹说一声。”

“好的,师父!”杨碧华也不知何達与周大壮在做什么,她没多问,先骑车走了。

何達推着自行车,来到周大壮身边,问道:“大壮,你这次又收了什么好东西?”

周大壮笑道:“何叔,这次可不是站里收的,而是我和我弟自己在外面收的。我们今儿上午去城西那边收破烂,遇到一卖房的人,人家要搬去外地,就把家里的旧家具全卖了,我和我弟看到人家要带走的东西里有好几个银锭,就单独找他谈价,把这些银锭买了下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规模的白银流入好像是明中后期,大航海开始以后,因此,人们说到银锭,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清时期的各种银元宝、银冬瓜。其实不然,银锭的历史要比人们想象的更早,早在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银锭便已诞生,而到了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更是出现了白金(即白银)三品。王莽时期,银货二品已铸成,为后世银锭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尽管历代都有铸造,但银锭的流通并未广泛。在隋唐以前,人们称银锭为“银饼”、“银铤”,形状各异,而宋以后才统改称为“银锭”。何達好奇道:“都是些什么样的货?”

“两个清末“囍”字吉语小锭,一个包浆很深,另一个还有鎏金。另外两个都是清初川蜀“嘉定府”“地丁纹银”十两银锭。”为了挣这份钱,周大壮的聪明劲都用在了古币上,现在他也算是半个行家。“你想卖什么价?”何達没废话,直接问道。

周大壮听此,比划了三根手指:“最低不能低于这个价,不然我就收亏了!何叔,您看这周什么时候有时间去我那儿,您先看看货,再谈具体价格!”

“大壮,你现在也懂行了呀,三十就三十,这周六下午吧,我早些回来,直接去你住的地方!”“行,那我在家等着何叔您过来!”

两人约好时间,何達骑车离开,待人远去,周小壮这才从供销社走了出来。

“大哥,你和何叔都约好了?”

“约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