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上班,来到厂里。
杨碧华还没去过医务室呢,向何達打听清楚了,趁着早上食堂不忙,她独自一人去找了医务室的医生。今儿中年医生去大医院学习交流了,只有年轻医生,也就是原来的实习医生在值班。
见杨碧华一早就过来,年轻医生以为是什么急诊,他丢下做卫生的扫帚,请杨碧华坐下后,便问起了病情。
工友在厂里看病是不花钱的,因此,贾张氏才会让杨碧华在厂里开药。见年轻医生一脸关心的询问,杨碧华还有些心心虚。
“医生,我就是无端端的感觉头疼,有时候浑身关节也会感到疼痛。”
“头疼?具体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吹过冷风?还有浑身关节痛,是天晴的时候明显,还是阴雨潮湿天明显?”
“这………”杨碧华被这么仔细的询问,问懵了,这事贾张氏也没跟她细说呀,“医生,你就不能先给我开点止痛药,让我把疼痛止住?”
年轻医生较真道:“身体疼痛的情况很复杂,就说你这头痛吧,若是一吹风就疼痛,很可能是偏头痛,若是不受吹风影响,只是隔段时间就发作,很可能是神经性头痛,这可不是吃几片止痛药就能治好的。”“哦,原来是这样,我平时头痛的时候,也没注意有没有吹风。”杨碧华赶忙扯谎。
年轻医生问道:“同志,你今年多大了呀?”
杨碧华连忙答道:“我二十六了!”
“生孩子了吗?”
“已经生了两。”
“已经有两个孩子了?那你坐月子的时候有没有着凉受寒,若是月子没坐好,也会落下病根,引发这种症状的。”年轻医生又为杨碧华分析道。
杨碧华听此,急忙问道:“医生,我有一邻居,她四十多了,病症和我差不多,你说她会不会也是坐月子时落下的毛病?”
“很有这种可能,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她去医院检查。”
“那你说的这种病,情况严重吗,好不好治?”
“这属于慢性病,想根治很难,不过你还年轻,好好把身体调养好,还是能治愈的。”怕杨碧华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年轻医生叮嘱,“中老年人的大病很多是由小病拖成的,你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可别像你的邻居那样,说不定小病拖成了大病。”
杨碧华没理解年轻医生的好意,她就记住了“小病拖成大病”,心里慌张起来,婆婆这不会得了什么重症吧?
年轻医生最后也没给杨碧华开止痛药,而是让她回去先观察两天,弄清楚具体症状后,再来诊断。杨碧华心事重重的回到食堂后厨,何達见她心不在焉,询问了一番,被其搪塞,便打消了今儿让她炒大锅菜的念头,让其中午在打菜窗口帮忙。
忙完中午的一顿,下午食堂就清闲了下来。
何達还准备去找老张询问今儿有没有招待呢,没想到老张没来,杨副厂长却找了过来。
“杨厂长,您这边有招待,让秘书和我打声招呼就行,用不着您亲自跑一趟。”
“老何,你误会了,我不是来说招待的事,我是来和你借一个人。”
“向我借人?”
“借你儿子何雨柱一用,他不是川菜拿手吗,我要去毕主任那边,正好让他去毕主任家里露一手。”“是这样呀,那我这就去跟柱子说。”
“我先去外面的吉普车上等他,你下午别给他安排任务,等我这边的事忙完,差不多也到下班的点了!”杨培山说完,就去外面车上等了。
何達摸了摸脑门,只觉头疼,不是说好要低调吗,怎么傻儿子的运势说来就来了。
容不得何達多想,他快步去了食堂后厨,见何雨柱拉着几个师弟在吹牛打屁,他急忙将其叫了出来。“柱子,下午有个临时差事交给你!”
“爸,是什么临时差事,非得甩给我,不能是别人吗?”
“杨厂长要带你去一位领导家里做菜,现在他人就在外面等着了。”
“这么急!”
见傻儿子说完要走,何達千叮咛万嘱咐道:“在外面别瞎说话。还有,对任何人都要尊重,别以为领导欣赏你的厨艺,就能把尾巴翘上天。”
“知道了爸,我跟了你这么久,做事还是知道分寸的。”何雨柱感觉老爹今儿有些啰嗦。
跟着走出后厨,瞧何雨柱坐上吉普车离开,何達也不知傻儿子现在结识大领导是福还是祸。电视剧里,娄小娥一家能顺利南下,还是多亏了大领导出手,希望本时空用不上吧。
吉普车一路颠簸到了城西一座靠近海子边的四合院,向门口的保卫出示了证件,检查完随身携带的物品,杨培山这才带着何雨柱快步走了进去。
来时的路上,杨培山也怕何雨柱口无遮拦,叮嘱他别瞎说话。
连续被老爹与杨培山提醒,何雨柱也知今儿帮忙做菜的人家身份特殊,所以他没敢大大咧咧,但这并不妨碍他眼睛乱瞄。
见杨培山到来,一位忙着打理花草的妇人赶忙相迎。
“小杨,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找毕主任谈事,特意带了我们厂的川菜厨子过来,您今晚想吃什么,直接跟他说。”“小杨,你有心了,老毕在书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