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一个白眼:“傻呀,他最近在风头上面,写剧本自然贵了,等晾着他几天,到时候别的电影厂相继没给高价,最后还不是要回来找我们八一厂。”
“您老这计谋高。”
翟俊杰忽然反应过来一个问题一一李有思这家伙哪一年没有在风头上?这等等,过一会儿黄花菜都没了。可是见着老领导一脸自信,他都不好多说什么话。
一万五,想来应该没有电影厂会出手了,两人都还是比较放心的。
年末的时候,北平算是热闹。
又来了几位上影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编剧……他们在一起开年会。
李有思的《落叶归根》不仅仅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反映,关键作为为数不多……今年第二部被引入香江的作品,它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遇到了《血战台儿庄》这个国家队,胜负难以分晓的话,明年的金鸡奖还真有它的一席之地。一群人从《血战台儿庄》开会到了《落叶归根》,又谈了《父与子》今年的新喜剧电影……开会完了之后。
谢晋找到许桑楚问道:“最近都在说李有思,这个年轻人不得了,听说他去完成国家任务了?”许桑楚点点头:“《大决战》就是他写得,虽然没上映,但是这么重要的任务让一个年轻人做,确实总政魄力大。”
“想赚外汇吗?”
许桑楚微微一笑,谢晋的想法他自然明白,现在哪个电影厂不知道《追风筝的人》只要拍得好就能赚外汇?
“想,当然想要。”
“去找他谈谈?”谢晋问道。
“走走走,事不宜迟,现在是在北平,他们的主场,自然不能落后于人。”
于是在第一天抵达了北平开会。
翌日,两位上影厂的老领导直接跑去李有思的四合院门口。
敲敲门。
李有思看到两位有点和蔼的老头也是一脸懵逼,说实话,他倒是不认识这么多老头。
“你好,李有思同志,我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谢晋,他是厂长许桑楚。”
谢晋?
李有思看向了谢晋。
他另眼相看了一会儿。
凌子风是拍改编名著比较多。
但是谢晋不一样了,谢晋这人在后世的影史上面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至少来说,第三代电影导演里面,他大多被认为是第一人。
拍下来了无数经典的电影,《女篮一号》第一部体育题材电影,
拍了最好的战争片《高山下的花环》,拍了革命烈士《秋瑾》
还拍了真善美的《牧马人》。
这些经典老片都是谢晋拍的。
“您们好,请进请进。”
李有思进屋前,先说了一声:“有客人来了……”
“好嘞,我倒茶。”
张丽收拾了一下,从屋子里出来,给两位倒茶。
几人坐下之后,谢晋和许桑楚看着李有思的家里,这里虽然比不得大四合院的阔气,但是有猫有狗还有美人,真的格外温馨惬意。
还得是作家,会挑地方。
“李有思同志,实话实说,来这里,我们就是想要找你要《追风筝的人》的改编权。”
李有思点点头,问了个问题:“为什么这段时间,你们电影厂的人都是扎堆过来的?”
谢晋也没给他打哈哈:“简单来说,电影厂年前开一个年会,第二年年初会开一个大会,上面电影都是有指标的,每一部电影,都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所以大家都想要在明年年初开会前,提前拿到电影,这样先把电影的事情安排好了,也可以通过电影找上面批款要各项资源。毕竟每年的批款也是限量的。”
谢晋把大致说给李有思听,李有思也明白,为什么八一厂、北影厂都是这段时间找的他了。他说道:“那我知道了。”
说实话,李有思是谢晋的影迷。如果了解他的一生,真的不可能不会佩服他。
谢晋的人生比他的戏还有刻骨、“伤痕”。
六十年代,他进入干校,那时候父亲就自杀了,人生最黑暗的时期,他走了过来,
等着后面他膝下有了三子一女,但是三个孩子都有智力障碍,老三老四最为严重,生活无法自理。疾病带走老三时,他六十多岁,疾病带走大儿子时候,他八十多岁。
而大儿子是他四个孩子里面唯一一个智力正常的,从小留学美国,学成归来,拿起导筒,继承衣钵。本来唯一的寄托,突然陨落。
白发送黑发。
不过谢晋拍的所有电影,都饱含着人性的“真善美”,带有“人道主义追求”。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生磕磕绊绊有过上面改变。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中描述:“谢晋是“东山谢氏”的后人,却从不张扬,也不为自己祖上的赫赫功绩而骄傲自满,体现了他不慕功利的高尚品格。”
谢晋这时候说话带着笑容,他问道:“小李同志有兴趣把《追风筝的人》给我们上影厂吗?”“导演是谁?”李有思问道。
许桑楚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谢晋同志,他对于你的小说老早就有了兴趣。”
谢晋点点头,虽然不是他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