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你呢?你不表示表示?”
汪曾祺的画作不算特别值钱,但是因为有名气加成,加上李有思是他忠实读者,所以保留起来还是不错的。
“呵呵,老黄的画,你不够?”
“不够,黄老师的画,我挂在书房保留,这雅兴,你的画放在餐厅,能下饭。”
这年代下饭还没成为贬义词呢。
“回屋的时候,我把我最好的拿给你!”
“阿城要不也画一幅吧?”李有思厚脸皮,把三位画家的图都要了一遍。
阿城点点头:“你喜欢什么,我给你画什么。”
当然阿城画家的身份成就远不及作家的一根皮毛,他的画比起来老汪的还要便宜一些。
不过大多的画作,李有思都不会卖掉。
毕竟他未来有钱了,也不缺这些画作的钱了。
“啧啧,今天硬生生被你弄成了画作交易现场了,多来几位画家,你可以举办一个画展了。”“人家有星星画展,我不能弄一个有思画展?”李有思笑着说道。
“好好,以后多送你几幅画,你能挂满整个屋子。”
玩笑过后,吃完饭。一群人相继离开。
这一次的暖锅行动算是十分成功,还白嫖了三个画作。
下午,李有思跟着跑去了黄永玉家里面。
黄永玉带着汪曾祺在屋子里面挑画。
书房里面,墙上挂满了画作,有的是自己题诗,有的是让汪曾祺帮忙的,他选了一幅“打牙祭”的画作,当时题诗过了,也署名了。
上面的画便是一群人宛如豪杰一般喝酒、吃肉……
然后他提笔在上面写了一个:李有思兄雅正。
这么一笔,这个画作的价值其实又攀高了不少,未来的李有思节节高升成为一流作家。那时候这幅画作就是研究他生平和文学史上面的又一大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了。
“谢谢黄老师了。”
李有思正愁着书房没有一点画作加持。他自己又是眼光高的人,没名气的不太喜欢挂。黄永玉算是雪中送炭了。
“老头儿,你送什么画?”
汪曾祺早就准备好了:“我都说了要把最好的一副给你嘛!不要着急嘛!”
他的画作是一只小鸟踩上枝头:
“其实在以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副画作和你很搭配知道不?一位年纪轻轻的小鸟,先飞枝头引领文坛,其形象,和你一般无二。”
“还挺有寓意的!您也提个字?”
“赠李有思!”汪曾祺写来了这么四个大字。
李有思连忙把两幅画作卷起来,夹在胸口:“这以后卖出去不得了不得了了。”
“老黄和我给你的画,就这么不珍惜?”
“开玩笑,你们两位给的画作,我当然好好收藏。”
黄永玉微微一笑,他觉得汪曾祺和李有思就是一类人。
现在的老汪看起来老老实实随性温和,当年是联大第一调皮的学生,偷鸡摸狗、翘课谈恋爱、抽烟喝酒,当时没有染头,不然他啥都做过。
李有思年轻时候就有些浪,也喜欢四处玩耍,但是他内心是一个稳重成熟的人,这么一瞧,多一样?反而这样,他倒是挺喜欢的。
“有心就行了,有时间我再为你特意作画一副。”
李有思挥挥手和两位再见。
骑着摩托车回到了书房。
他书房的格局差不多是南边有个大窗户,北墙有个小窗户,自己的书桌在南墙。
他思索了一会儿,把画作放在了南窗上面,这么一挂,倒不空缺了。
汪曾褀的画作挂在旁边,入门就能看见。
阿城后面也送过来了,他的画放在了汪曾祺对面。
三幅画,瞬间,书房又上了一个档次。
李有思满意点点头:“艺术细胞这东西,果然我还是有的。”
浙江海盐县文化馆。
余华的梦中之地,余华不止一次谈过,他写小说就是羡慕别人文化馆早十晚五的生活,从前几年就得偿所愿了,现在他一边在海盐县从事一些基层工作,一边写小说。
前几年写的时候,大多都是默默无闻,能够发表在一些小杂志上面。
最近几年因为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发展,余华也跟着发表了一些自己的作品。
一篇又一篇小说的发表,让他现在小有名气,虽然不至于说是李有思那种层次的畅销作家,但是在县文化馆称王称霸还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他倒是挺羡慕和佩服和他同一时期写书的李有思的,不过自己其实78年之后就开始写小说了,这男人竞然第一篇小说就爆火了。
作为朋友,真是羡慕嫉妒恨。
特别是上次去北平之后,还见到了李有思住那么大一个院子,虽然说都是朋友,但是他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丝鼓舞,至少要追上一点脚步就行。
今天是下班的时间。
规定是下午六点,余华四点就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有点长。
他一边走路,一边四处张望,直接跑去了新华书店,找一本《北平文学》。
因为自己放了很多小说在《北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