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第157章 你敢和上面叫板?(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你敢和上面叫板?(求月票)(2 / 3)

听听。”

“我也看看。”麦芒跟着一起轻手轻脚走到了教室里面。

平时朱德熙的课的人数就比较多,毕竟是教了几十年的老教授,课程质量是很高的,但是今天坐得满满当当的,最后几排也挤满了人。

西川挤眉弄眼,小声说道:“没位置了!”

俞敏洪指了指后面的位置。

三人看了一眼站在后排的学生,也跟着站了过去。

手里拿着笔记继续听着朱德熙的课程。

朱德熙看了一眼学生,他们的积极性确实是被提高了无数倍,毕竟是李有思的小说作品,这个作家在这群文学青年人当中的影响力已经要超过诗人北岛了。

不过也是少见的一次课让全班人都认认真真听课的。

“我叫你一声爷,你叫我一声爹,咱这事就了了!”

“大哥,你猜我是谁?”“我猜你是我孙子!”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朱德熙在黑板上写下来三段比较经典的台词,也是他记忆深刻的台词:

“你们当中有不少的想要从事文字工作的学生吧?前几届走出去了不少的编辑、作家、编剧……不论是谁,对于文字或者说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敏感。”

“《鬼子来了》的这些简单到质朴的语言,就刻画出来了无数的底层百姓在绝境中的无奈与愚味。”“他们试图用最朴素、甚至滑稽的方式解决生死问题,却暴露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无知,荒诞中透着悲凉。”

“昨日我夫人在看到前面五万字的时候,一直哈哈大笑,后面五万字皱眉叹息,这就是小说语言的魅力……就算是前后期矛盾极具转变,但是它并不会让你感受到突……”

朱德熙是现代汉语大师,所以真让他来和这些同学讲解现在大火的小说实在是降维打击,这群人刷刷刷在书本上面记下来朱教授的解析。

拿回去给文学女青年装逼都有素材啦!~

一群人听的直点头,等着朱德熙一下课。

第一排的人先开始讨论起来。

坐在第一排的大概是黄子平、陈平原几人,黄子平与陈平原、钱理群教授共同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都是后世比较知名的学者。

这些人都是北大毕业留校的学子,现在在北大里面当讲师,时不时旁听这些老教授的课程学习经验。“朱老师讲的真好,老陈你记笔记了没?给我抄一抄。”

虽然黄子平现在是讲师,其实也才毕业四年,还是保留了很多学生时期的习惯,陈平原把笔记推过去:“朱教授大概是从标题开始,然后重点分析了《鬼子来了》的角色语言,这才刨析了它为什么是黑色幽默,为什么强烈荒诞的既视感。”

黄子平抄完笔记然后说道:“真不错,我感觉朱德熙老师讲的课可以再写篇文学评论了。”“我也感觉………”

两人走了几步,去了北大中文系讲师、教授的办公室,显然教授和讲师的待遇是天差地别的。“朱老!”

“朱老。”

“哎,你们两人来了。”朱德熙在泡茶喝茶。

黄子平过去递烟:“朱老师,您的课我们俩听了,想借您的知识一步,写几篇文学评论。”陈平原说道:“对,朱老师见解太深了,提点一下,我们俩就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继续讲一讲。”陈平原是朱德熙的学生,受到朱德熙颇多指导,黄子平虽然不是,但是在毕业前也上过不少朱德熙的课程。

“你们两人有兴趣就多写一点,对于以后研究也有好处。”

“谢谢老师,下次请您喝酒。”

北平作家协会。

李有思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儿物是人非的感觉。

应该是两年前的十一月份,自己蹲在隔壁的招待所里面苦逼的改稿子,现在已经受邀进入北平作协参加会议了。

陈建功、刘心武、林斤澜、张洁、李拓、阮章竞、杨沫等一些人都来到了作协会议室里面。会议的内容大致就是传达茅盾文学奖评选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让会员了解评选的标准、流程等信息……北平作协里面好像也有几个会员的作品是被推选进入评选的。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就是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开完会议。刘心武连忙喊住了李有思:

“哎!有思!”

看着刘心武满面红光,李有思说道:“怎么了?杂志卖的很好吧?看你这么精神。”

“何止是不错!你猜猜这一周多时间能够有多少册?”

“六十一万!”

“………咋的还有零有整的?”

“你过来问我销量,我也懵逼啊!所以瞎猜一个。”

刘心武无奈撇撇嘴,还真是一点情绪价值不给我的:“哪有可能这么多,《大众电视》都不可能一周卖六十万份。”

尽管人们常说八十年代是文学火热的年代,但是传统文学类期刊的销量还是十分的普通。

类似《人民文学》《十月》这些大杂志社,一个月三五十万册也许就算是多了,遇到火一点的小说,最多也才一百多万册。

但是《武林》《大众电视》《故事会》这一类的通俗文学杂志,才是真的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