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第136章 大儒入村支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大儒入村支教!(2 / 3)

马,有失体面”。

此刻读罢“术业有专攻”,只觉得喉间发紧:“是我被“士农工商’的架子困住了,驯马也是道,家仆懂,便是师!”

太学的晨读声里,多了几分往日没有的清亮。

几个学子凑在廊下,手里攥着抄录的《师说》,眼里闪着光。

之前因质疑“《礼记》中“尊师重道’的说法”被先生斥为“狂妄”的张生,此刻腰杆都直了些:“先生常说“弟子当服膺师言’,可《师说》里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前日我觉得《农书》里“浸种之法’可改,怎就不能说?”

话音刚落,就有同窗附和:

“是啊!昨日我向博士问“如何让粟米在旱地也能长’,博士竟没斥我,还说“你若有农夫的经验,倒可说来听听’定是博士也读了这篇文!”

往日里,学子们多是低头抄书,不敢有半分质疑,如今《师说》像给他们添了底气。

课间时,竞有人跑去问教算术的博士:“先生,萧郎君说“地是圆的’,这与算术中的“方田之法’是否相悖?”

博士非但没恼,反倒笑着邀他坐下:“你且说说萧郎君为何这般说,咱们一同论论. ..这便是「闻道有先后’啊!

张阿难知道李世民想知道反馈,早早就安排人去大街小巷,包括皇宫各处。

要把正向的反馈说给李世民听。

听到张阿难的消息,李世民心情大好。

“这何尝不是在推动科举的发展呢!”

这种风气肯定是好的。

张阿难凑到李世民身边,“启禀陛下,虞世南,孔颖达,褚亮..大学士求见,想去楮佬村授课”“哈哈哈,好好好。”李世民大喜,“宣!”

拷姥村是李世民想打造的重点村子,想让楮楮村成为其他村子的榜样。

现在这些大儒想去,李世民肯定要同意的。

一来这些人有真才实学,确实能帮帮拷佬村,二来这些人前往,也是为拷姥村造势。

李世民没有反对的理由。

全力支持,李世民甚至安排人送虞世南,孔颖达等人过去。

一切安排,李世民感慨起来,“没想到这两篇文章,影响力如此巨大”

李世民没有提前告知,等一群人到了楮佬村,直接去萧然家里。

萧然还是一脸懵的,不认识这些人。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是认识的。

甚至是向虞世南请教过书法方面问题。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再仔细看,被吓一跳。

都是弘文馆的大儒。

虞世南先上前一步,双手微微拢在袖中,虽年事已高,脊背却挺得端正,语气温和却满是诚意:“萧郎君莫要见怪我等冒昧登门,老夫虞世南。”

其他人萧然可能不认识,但是虞世南肯定是听说过的。

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还是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昨日在长安见着《陋室铭》与《师说》,读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觉往日里执着于亭台楼阁的俗念都轻了。”

“再读“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更是羞愧。”

“老夫教了一辈子书,竟不如这两篇文通透,此前还因来求教者是布衣便轻慢过。”

“听闻楮楮村的学堂不分贵贱,连农夫子弟都能读书,还传新技,老夫实在心痒,想来此义务授课,不为名,不为利,只求能真真切切做回“传道解惑’的师者,不知萧郎君容不容得下老夫这把老骨头?”萧然连忙拱手,语气满是敬重与欣喜:“先生言重了!您这样的前辈肯来授课,是楮楮村天大的荣幸,晚辈求之不得!学堂虽简,却盼着先生们的学问能教给孩子们,往后一切都听先生们安排。”“感谢先生前来. .”萧然没有忘记其他人,孔颖达,褚亮这些年纪看着都很大了。

看到李丽质在的时候,几个大儒还是比较意外的。

但是也没有多说。

之前李世民嘱咐了,平常心对待,拷姥村见到什么都别意外。

等几人进入院子,看到孙思邈,还有李渊和萧皇后,都呆住了。

虞世南等人肯定是知道孙思邈,也熟悉李渊和萧皇后的。

年纪都差不多,算是同龄人。

“呵呵,几位先生也来了!”李渊笑呵呵站起来。

虞世南等人微微一礼。

虞世南笑着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李公。”

“哈哈哈,孙老神医在,我是来治病的.”

几人和孙思邈打个招呼。

本来是想安排几个大儒住的,但是看到李渊和萧皇后还有公主在,虞世南几人就不肯了。

婉言拒绝,在这里不合适。

虞世南孔颖达等人也惊讶,萧然这里藏龙卧虎。

看到李恪,李泰这两个皇子。

孙思邈和李渊带虞世南等人去学堂那边,上课的是王绩。

也是相互认识的。

王绩也是有真才实学,算是名声在外。

虽然说不如虞世南,但也不差,这个圈子里面的人自然都知道。

看到门口的虞世南孔颖达等人,王绩课都不上直接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