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推开办公室门时,叶柯正对着桌上剧本出神。
“敲了三次门呢,你都没应。”
温情晃了晃手里的请柬,“疼讯那边派专人送来的,第二届星光大典,十二月二十号举行。”目光从剧本上挪开,叶柯看向那张印着银色星芒的卡片上,“疼讯星光大典?”
叶柯随口问道:“听说去年第一届听说排场不小,请了小半个娱乐圈。”
“今年更疯。”
温情把请柬推到他面前,指甲点了点右下角的小字,“主打网民票选,后台数据说已经有两亿九千万人参与了,媒体都叫它“网络奥斯卡’。他们主编特意打电话来,说想请你去颁奖,还说给你留了压轴的位置。”
“网民票选?”
叶柯忽然笑出声,“那岂不是谁家粉丝能熬夜打投,谁就能拿奖?我记得去年有个新人,就靠粉丝刷票拿了个“年度潜力奖’,结果今年就查无此人了。”
“所以今年就加了专业评审团。”
温情拉开椅子坐下,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打开推了过去,“网民票选占六成,业内评委占四成。不过噱头确实做足了,投票页面的访问量破了几亿。”
抬眼看向他,温情好奇问道,“那你去不去?”
叶柯把请柬丢回桌上,“到时候再说吧。”
他主要是觉得这两年网络上的典礼太多了,去了无非是走红毯时被记者堵着问八卦,颁奖时念提前写好的稿子,最后人手一个奖杯回家。
嗯,主打一个重在参与,娱乐性为主。
温情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只好在笔记本上备注“星光大典:待定”。
忽然像是想起什么,温情再次抬眼时嘴角带着点揶揄:“对了,四月份福布斯那个颁奖礼,你还记得吗?”
“福布斯?”
皱眉想了想,叶柯语气里带着点不确定,““杀猪榜’那个?怎么了,又跟它什么关系。”据说上了那榜的,第二年总得闹出点事。
叶柯也似乎隐约想起当时在港岛拍外景,助理在电话里念叨过获奖名单,张国立、韩影…
这都是在片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前辈。
“人家正经叫“华国名人榜’。”
温情被他逗笑了,但想想好像有点道理,继续说道,“今年分了“商业机构奖’和“商业人物奖’,你得的是“表演艺术贡献奖’,跟张果立并列呢。
颁奖词里特意提了你的《陈汉生》,说你“用镜头重新定义了新生代导演的叙事语言’。”她忽然压低声音,椅子往叶柯那边挪了挪,“华友世纪的杨浩宇得了「新媒体特别奖’,他领奖时特意提到你了,说你是最有才华的青年导演,演技最棒。”
叶柯挑眉,“这算是商业互夸?”
“你是不知道我替你领奖那天的盛况。”
温情合上笔记本,“台下至少有二十个投资人盯着我递名片。有个山西来的煤老板,穿着貂皮大衣追着我到后台,说要给你投五千万,让你随便拍,题材他都不管,只要能让他女儿饰演女主角就行了。”叶柯反问:“干女儿?算了,然后你怎么说。”
“我说叶导拍戏不看钱,看剧本,看演员。”
温情板起脸,学着当时严肃的语气,眼角却藏不住笑意,逗得叶柯忍不住笑出了声。
办公室里安静了会儿,温情看着叶柯侧脸,忽然从包里摸出个粉色信封,“还有个事。”
她把信封推过去,“苏芒让人送来的,今年芭莎慈善夜的邀请函。”
“她现在倒是清闲。”
看着这份邀请函,叶柯低声笑了笑,这会儿她正是冲锋陷阵的时候,与圈内谁都是好朋友。毕竟还没给德国婆家十五个人煮饭呢。
温情“噗嗤”笑了出来:“你这话可别让她听见,不然得追着你骂。”
清了清嗓子,温情正色道,“今年慈善夜搞得特别大,请了上百位明星,还弄了个“慈善拍卖专场’。听说光是拍品就有五十多件,从毕加索的素描,到王菲穿过的演出服都有。”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说起来,你今年不光上了福布斯,连胡润榜都登了。”
叶柯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哦?排第几?”
“姚明以2.6亿身家排第一,你紧随其后,一亿三千万。”
温情笑道,“胡润那边特意标注了,你的收入里有影视分成,和公司投资,他们还说你是“最年轻的亿元导演’,毕竞你今年才二十四岁。”
听到这个数字,叶柯忽然低笑出声,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原来我这么值钱?”
望着窗外看去,叶柯也不在意“还得谢谢这些榜单替我算账。”
其实他心里清楚,实际数目其实算是差不多。
想不到这些杀猪榜算的真准。
“难道还少么?”
温情眨了眨眼,有些感慨道:“我都算不清自己今年分了多少,光银行卡里的数字就看得我眼晕。”叶柯屈起手指算了算:“具体没细算,但应该也差不多吧。”
他抬眼看向她,眼里带着笑意,“你要是嫌多,那我就给你固定工资得了。”
温情恍然大悟,吐了吐舌头:“光顾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