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叶柯踩着满地油墨味的纸屑走进片场时,梁家辉正靠在锈迹斑斑的机器旁,用粤语跟场务比划着什么,见他进来,笑着直起身:“叶导,刚跟他们说这台印钞机再旧一些,才能跟剧本中“画家’那台,偷偷改装的匹配上。”
叶柯点点头没接话,先看向布景墙上的日历,特意定制的日历。
上面显示的日期是1996年3月15日,正是剧本里假钞团伙第一次成功印出“超级美刀”的日子。他伸手摸了摸墙上泛黄的《英雄本色》海报,指尖沾了点刻意做旧的灰尘:“海报换张皱点的,小马哥这张太新,像刚从便利店买的。”
旁边的美术指导张叔平徒弟脸色僵了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嘟囔:“这已经是找遍深水埗旧货摊的存货了……”
“那就去油麻地再找,不行就做旧处理。”
叶柯头也没抬,“制作假钞画面越真越好。”
毕竟细致描绘伪钞制作过程,还是非常有趣的,而且也是电影中的亮点之一。
他转头看向梁家辉,“辉哥,上午那场戏,你拿印钞模板的手势得再慢半拍,指尖要蹭过边角的毛刺,那是老手改工具时留下的习惯。”
梁家辉挑眉笑了:“叶导连这细节都琢磨过?”
“要不怎么敢来港岛拍“造假’的戏。”叶柯扯了扯领口,汗水已经浸湿了T恤。
正说着,许情走进来,身后跟着的高园园则是一身黑色皮衣,脸上还带着刻意画上去的擦伤。两人刚站定,就听见角落里传来几声嘀咕,是几个香港本地的灯光师在用粤语议论,大意是内地女演员演技方面。
许情像是没听见,转身时恰好对上叶柯的目光:“这样够不够“假阮文’的味道?”
叶柯点头,视线却扫向那几个灯光师:“阿伟,等下开拍把那边的柔光板往左边挪三十公分。”灯光重新调整时,高园园忽然碰了碰叶柯的胳膊,低声说:“刚才化妆间听到有人说,下午杜琪峰要来探班。”
叶柯“嗯”了一声,没回头。
他也是从梁家辉那里得到消息,说这位港片名导,恰好在隔壁拍摄,所以等下要带着《文雀》剧组的人过来探班。
至于是不是真的探班,那就不知道了。
午后三点,杜琪峰果然来了,黑西装配白衬衫,身后跟着林雪和几个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委。和叶柯短暂寒暄后,他饶有兴致径直走到印钞机旁,弯腰看了看机器上的铭牌,忽然开口:“这台是1983年美国造的海德堡,当年廉政公署查抄“大富豪’的窝点时,没收的就是同款。”叶柯迎上他的目光:“杜导还是行家。”
“谈不上。”
杜琪峰手里的打火机“咔嗒”一声合上,“不过叶导敢把“印假钞’拍得这么细,就不怕被人说教坏观众?”
“那要这么说杜导拍枪战时,子弹轨迹都标得清清楚楚。”
叶柯笑了笑,“电影里的恶,拍得越真,才越让人怕。
就像这假钞,我让道具组以最真实的还原度出现,观众看着才会想,原来假的能这么像真的。”正说着,片场忽然一阵骚动。
高园园走位时没注意脚下的电线,差点绊倒,手里的假钞模板“哗啦”散了一地。
旁边几个港岛演员,立刻用粤语低声笑起来,其中一个还阴阳怪气地说:“内地来的就是毛躁。”高园园脸瞬间白了,蹲在地上手忙脚乱地捡。
叶柯没看她,反而对场记说:“把刚才那段录下来,重拍时就用这个失误,毕竟电影中“助手’第一次接触母版时的紧张,就该是这样手忙脚乱。”
他看向高园园,“愣着干什么?记住你现在的表情,等会儿开机就用这个。”
杜琪峰在旁边看着,忽然对林雪说:“这丫头的眼神,有点像当年拍《暗战》时的蒙嘉慧。”傍晚收工时,梁家辉凑到叶柯身边,递过来一杯冻柠茶:“刚才杜导跟我说,叶导调教演员有一套,问能不能让许情去客串他新戏里的一个角色。”
叶柯接过茶,冰块在杯里撞出轻响:“告诉杜导,等《无双》拍完再说。”
他望着夕阳把片场的影子拉得老长,远处传来收工的哨声,混着粤语和普通话的笑骂声。
对于这一幕,叶柯心中感叹,果然港圈排外,死的也快…
好在港岛这边拍摄,除了两边演员有点小摩擦外,算是极为顺利,至少没有传说中谁来收保护费。油麻地片场的铁皮棚被午后阳光晒得发烫,叶柯正对着监视器里的画面皱眉。
稍后要拍李问被廉政公署审讯的戏,总缺了点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你不是说缺了个角色么,我介绍一个?”
梁家辉叼着烟走过来,用烟盒指了指刚进片场的陈法拉:“给你带了个「狠角色’,刚从《法证先锋》的片场过来,制服还没脱呢。”
陈法拉穿着浅灰色廉署制服,肩上还带有银色徽章。
她手里捏着剧本复印件,见叶柯看过来,干脆敬了个标准的警礼:“叶导,刚恶补了廉署审讯流程,需要我试戏一下么。”
看着她,叶柯顿时觉得有点意思了。正愁找不到能压住李问那股怂中带诈的演员,陈法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