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马可·波罗机场。
稍微晚了一步的叶柯,总算是拖着行李箱走出海关了。
还未看到接车的司机,叶柯口袋里的手机就已经震动了,是陈素发来的照片。
照片里,陈素站在丽都岛的防波堤上,风把长裙吹起,背景显得有些模糊。
在这年头还只能发发彩信情况下,不算流畅3g4g网络的年代,隐约倒是能凭着照片,看见电影节主会场“电影宫”的尖顶。
陈素:“李洋说你再不来,他就把你从剧组中除名了。”
看着手机屏幕,叶柯最终还是没回,只是低头看了眼,脚边的行李箱。
显眼的地方贴着标签,《一个叫做陈汉生的男人决定去死》的英文名被印在最显眼的位置。叶柯还是在机场外,找到剧组安排接机的司机。
一路没有太多的话语,坐在车上的叶柯看着窗外景色,这还是自己第一次到威尼斯这边。
而来之前,也不知那群粉丝怎么知道的,集结一群粉丝特意为自己送行,甚至连记者媒体也被吸引到机场。
面对那些记者媒体们五花八门的提问,以及粉丝们期望的目光。
在想想来之前,韩董、北电、对叶柯充满信心。
好似这一次叶柯绝逼能凭着电影拿下威尼斯影帝!
毕竟已经拿下柏林与戛纳,威尼斯肯定也会无比顺利。
但恰恰正是这样,叶柯反而觉得有点难,而且这次他也是保持试一试的态度来威尼斯。
毕竟有些潜规则,可是一直摆在那里,不然几十年来能拿到大满贯的影帝几乎是少之又少…原本只想轻轻松松来一趟威尼斯,现在叶柯只感觉自己不知不觉情况下,就背上了一口大黑锅。指不定这会,国内那些媒体记者们正如何提前编排叶柯获奖,可能粉丝们也想着提前开香槟了。其实,只有叶柯自己觉得有些难度!
每个演员都想大满贯,可又有几个人能获得?
“叶柯!”
码头上,陈素的黑色短发别着枚银色船锚发卡,一脸翘首以待的模样。
后面还站着李洋,这位以“热爱交际文艺女青年者”闻名的导演,此刻正被两个意大利工作人员围着,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什么。
“这群老外很没礼貌,一群老爷们有什么好交流的。”
显然已经在这边提前探路了,李洋挣脱包围圈,向着叶柯抱怨,“今年这些外国女文艺青年,一点素质涵养也不高,我都没法深入交流了。”
“那你就少jb去交流,别特么中毒而亡了,毕竟你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死在这种问题上的可不少。”对于这家伙的作风,几年的相处时间,叶柯都有点习以为常了。
看似要素质涵养,实在是无法入眼,交流g点无法到达彼此高朝的水点。
再为通俗点说,那就是李洋认为今年这一批,一点也不生动,只会让他自己去卖力干活。
这跟猪肉划一刀使劲怼,有什么区别呢?
懒得继续搭理李洋在旁边哔哔赖赖,叶柯转头看着陈素。
其实这一次来威尼斯,叶柯和李洋之外,演员就只有陈素一起来。
剩下的则是跟之前一样,就是翻译这些人员。
陈素则是小声说:“刚才看见斯佳丽·约翰逊了,就住在隔壁酒店,穿一身亮片裙,跟《黑色大丽花》里的造型一模一样。”
远处的电影宫前,工人正往墙上贴开幕影片的海报。
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的这部悬疑片被视作本届电影节的“开幕炸弹”,斯佳丽·约翰逊和希拉里·斯旺克的双女主阵容早就占据了《Variety》的头版。
而他们的《陈汉生》,一部小小的文艺片,像被扔进航母群的独木舟,正随着水城的潮汐轻轻摇晃…叶柯在酒店房间的阳台上,看见坐在卧室里的李洋,正对着份意大利文报纸发愁。
虽然看不懂,但有翻译简单述说。
而这份报纸头版是凯瑟琳·德纳芙的肖像,这位法国女星作为本届评审团主席,名字前被冠上了“电影界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头衔。
“翻译说她昨天在记者会上讲,“好电影应该像威尼斯的面具,笑着的时候藏着眼泪’。”李洋干脆打开电视屏幕,“你说这话是夸谁呢?贾樟课的《三峡好人》还是杜琪风的《放·逐》?”叶柯靠在阳台栏杆上,“谁知道呢,说不定是说她自己年轻时的片子呢。“
李洋把报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起身走到窗边,“你是没瞧见昨天评审团亮相的阵仗,德纳芙那身酒红色丝绒套装,站在丽都岛红毯上跟女王似的。
旁边的托纳多雷一个劲给她递香槟,活像个宫廷侍臣。“
他忽然压低声音,“翻译偷偷告诉我,有记者问她怎么看亚洲电影,她就笑了笑,说'希望能看到比樱花更坚韧的东西’。“
叶柯转过身,正撞见陈素端着两杯冰咖啡走进来。
她把杯子放在阳台小桌上,“刚才去楼下餐厅,听见两个法国记者在聊《陈汉生》。“
她抿了口咖啡,“他们说预告片里的镜头太枯燥,不像会拿奖的样子。
对了,明天开幕式要去看《黑色大丽花